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黄清贤:不会换位思考 台青年政治认知狭隘

http://www.CRNTT.com   2015-09-25 00:16:22  


黄清贤表示两岸青年应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找寻彼此之间的相同处,唤起彼此的共同目标与共善(中评社 张爽摄)
  中评社澳门9月25日电(记者 张爽)成功大学两岸统合研究中心执行长、成功大学政治系暨政经所副教授、台湾竞争力论坛学会南部中心执行长黄清贤24日在出席澳门会议时指出,台湾青年面对两岸关系议题的政治参与时,应全面而正确理解中国大陆的发展历程与愿景、台湾本身在两岸关系的内外定位。目前很多参与社会运动的青年的政治认知尚有误区。

  黄清贤认为,台湾青年需要在对于两岸关系议题的政治参与时,更加全面而正确理解中国大陆的发展历程与愿景、台湾本身在两岸关系的内外定位、双方对于两岸关系互动应有的尊重、包容、妥协;与相对立场的阵营进行“政治谈论”,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找寻彼此之间的相同处,唤起彼此的共同目标与共善,才是“强势民主”应有的青年政治参与。

  黄清贤指出,参与社会运动的青年认为,打破现行中央政府、资本财团、中国大陆垄断的不公不义运作,才能健全台湾的宪政民主、深化台湾的民主自由,但这些青年的政治参与方式,几乎不可能让一个个自私的公民,可以从共善角度,进行正确的政治判断。

  “因为其中缺乏“政治谈论”,只“讲”自以为的程序黑箱、实质垄断,不愿“听”相对立场者的意见,找寻彼此之间的相同处,唤起彼此的共同目标与共善。这种政治参与的态度,不但无助于型塑正确的公民权,还会在面临意见纷歧的公共政策,特别是两岸关系议题时,突显民主未深化的结构性矛盾。”黄清贤说。

  黄清贤说,相对的,台湾有关部门更应有容纳青年的政治参与管道,不该只是形式的让相同意见者参与、影响决策过程,而是能实质的让各种意见者可以政治参与。“政府更要具备“政治谈论”的能力,不能只是单向宣传好处,不愿正视坏处,造成公信力受损,日积月累后,失去相互对话的管道;因此,广纳建言,诚实因应,进而挟充沛资讯与正确决策的取得话语权,引导两岸关系的正面走向。”黄清贤说。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