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从东北失速看经济增长版图变迁

http://www.CRNTT.com   2015-07-22 07:28:37  


  中评社北京7月22日电/2014年开始,东北经济告急,辽宁、黑龙江、吉林的经济增速分别为5.8%、5.6%、6.5%,位居全国倒数第三、第二和第四。2015年三地经济增长目标均设定在6%左右,但从今年一季度数字看,实现上述目标难度仍然很大。2015年一季度,黑龙江、吉林的GDP增长率分别为4.8%和5.8%,辽宁的GDP增长率仅为1.9%。4月,李克强总理赴东北视察。曾任辽宁省委书记的总理自称是“半个东北人”,他说:“你们的数据的确让我感到‘揪心’。”

  东北经济增长外部环境的变化

  第一财经日报发表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赵幼力文章表示,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通常由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因素驱动。外部因素主要指外部需求出现大幅增长,而该地区由于相关产业的比较优势突出进而形成产业优势。外部需求增长越快,该地区经济增长得也越快。内部因素主要指的是经济内部结构出现快速变动,比如高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将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从生产效率低的部门大规模腾挪到生产效率高的部门,以结构转换效应推动经济的高速增长。

  东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偏向于资源型企业以及重化工业,支柱产业包括:装备制造、汽车制造、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化工等行业。在产业链上的位置靠前,“原”字号、“初”字号产品居多。产业类别偏“重”。

  这样的产业结构高度配合了中国原有的发展模式: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需要大量设备;房地产市场的大发展增加了对钢材的需求;高速发展的经济使得能源供不应求。东北经济由于能源产业和重化工业比重大,受国内需求影响非常突出,于是东北经济呈现出明显的顺周期特征。

  2008年金融危机后,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政策出台,延续了原有的投资方向,一些本该淘汰、限制和转型的落后产能的投资规模不降反升,东三省则继续上马造船、钢铁、石化、汽车、水泥、装备等传统产业。2008~2012年,东北经济平均增速达到12.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

  自2012年起,中国经济增速开始持续回落,中国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GDP已连续十三个季度在7%~7.9%之间窄幅波动,明显低于1978~2011年9.9%的年均增速。伴随着经济下行的是治理产能过剩的持续推进和全国性的投资大减速,固定资产投资从2009年30%以上降到2015年上半年的11.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则只有4.6%。

  全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和固定资产投资的锐减对东北的装备制造业、冶金、钢铁等支柱产业产生巨大冲击,工业生产陷入困境。2014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8%、6.6%和2.9%,低于全国8.3%的平均水平。2015年一季度,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黑龙江仅为0.2%,辽宁则呈现5.9%的负增长,而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是6.3%。

  工业产品价格下跌对东北经济也产生冲击。2015年6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8%,连续38个月呈现负增长;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5.6%。工业生产出厂价格呈现负增长意味着生产出来的工业产品价格不断下降,减少盈利的空间;而购进价格指数下跌幅度更大,意味着产业链越靠前,对利润的增长越不利。

  东北正处在产业链的上游,购进的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产业链中下游有利,因为其成本降低了,但让东北采掘业、初级产品制造业的利润大幅下降。2015年一季度,东三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全部为负增长,吉林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13.3%,同期辽宁和黑龙江利润则分别同比下降29%和70.7%,低于全国-2.7%的平均水平。

  利润是投资增长的原动力,利润的负增长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投资的热情。一季度,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18.5%、4.37%和5.31%,全面落后于全国13.5%的平均水平,其中辽宁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位于全国最末尾。

  受外部因素的拖累,经济增速出现明显下降的,东北不是个案。河北是全国的钢铁业生产基地,受到全国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迷的影响,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在需求萎缩和国家加大对产能过剩清理力度的双重影响下,河北的GDP增长率由2010年的12%下降到2014年的6.5%,与吉林并列全国倒数第四。山西是著名的煤省,全国经济增速的下降减少了对能源消耗的需求,煤价一路下跌。随着煤价的不断下跌,山西的GDP增长率也每况愈下,从2010年的13.9%下降到2014年的4.9%,在31个省份中垫底。2015年一季度进一步下滑到令人触目惊心的2.5%。

  东北经济增长内在动因的变化

  文章分析,作为中国工业原料和重型装备的基地,东北以独有的优势支撑和引领着中国工业化进程。长期以来,东北都是中国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地区。

  中国社科院《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显示,1995年东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就在全国七大区域(东三省、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六省、大西北、大西南)中排名第二位。但从动态变化看,“九五”(1996~2000)和“十五”(2001~2005)期间,东北三省的工业化相对优势不断丧失,甚至变为相对劣势,到了2005年,东北三省工业化程度已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了。

  2009年国务院制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随着国家一系列具体政策的推进,东北三省的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到2010年东北三省工业化指数已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七大区域中排名第四,高于中部六省、大西北地区和大西南地区,进入工业化后期。从近年来东三省GDP数据构成看,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工业化必然伴随着城镇化,东北三省的城镇化率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末,辽宁城镇化率66.45%,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在31个省份中排名第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72个百分点,黑龙江和吉林城镇化率分别为57.4%和54.2%,位列全国11位和13位,也分别高于53.73%的全国平均水平。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