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 | |
人民币国际化有助全球金融稳定 | |
http://www.CRNTT.com 2015-03-30 10:11:29 |
文章表示,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何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可兑换,尽管有大致的时间表,例如,今年底或者明年初,但中国央行并没有向世界公开这个时间表,这是基于审慎和相机原则。换句话说,即便最高货币当局在经过全面评估之后认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已经可以开闸了,但究竟何时开闸,也得看央行对资本项目开放的节奏以及风险可控程度有无充足把握。 看发达国家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的经历,除了英美等金融强国较早采取相对自由的资本项目体制之外,大部分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完成资本项目全面开放进程,渐进式特征明显。因为资本项目开放要求一国放弃固定汇率,以保持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另一方面,还要求对过度资本流动采取审慎管理措施,只有当汇率弹性较充分且监管水平达到相对成熟之后,全面放开资本管制的时间窗口才基本来临。 而从中国的战略布局来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的战略架构,其实施以2020年为重要时间节点。因为中央政府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要求非常高,绝不仅限于一般意义上的自由兑换,而是要在贸易、投资和储备货币领域均有相当大的话语权。按照笔者的估计,人民币在实现贸易项目下的跨境流动、资本项目下的跨境流动以及离岸金融中心的流动之后,迟早要嵌入全球储备货币体系和大宗商品交易体系中,进而成为美元的主要竞争对手,这个时间跨度至少需要20年。 虽然人民币目前还远远谈不上是美元的竞争对手,例如,在全球交易货币量中,人民币所占份额不足3%,不足美元的5%;在极具战略意义的石油交易中,美元更是独家垄断,要将数以万亿美元的“石油美元”替换成“石油人民币”,短期内根本不具现实可能性;至于处于货币功能最高层次的储备货币地位,人民币目前在全球储备中所占比重不足3%,而美元所占比例在60%左右。但在深谙全球金融竞争趋势的美国看来,人民币迟早要进入美元的敏感地带,切割美元独享的红利,这是美国政府以及美国金融资本决不会轻易接受的。美国曾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对咄咄逼人的日元实施高密度的打压,最终使得日元国际化进退失据。这个前车之鉴值得中国时时记取。 文章指出,人民币完全国际化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不仅是中国“金融资本力”内生性发育的结果,某种意义上还涉及全球权力格局的变迁。迄今为止,全球真正完成货币国际化程序且先后主导国际货币体系的货币,也只有英镑和美元。而英美两国之所以最终成为全球真正意义上的超级金融强国,其背后均有密布全球的政治经济乃至军事力量体系的强力支撑。因此,一国货币国际化能否真正实现,尽管取决于该国货币在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能否水到渠成,但真正的决定因素还在于国内金融市场体系的内生性强大以及全球性力量体系的配套建设。在“大块头”的中国资本尚未真正形成“金融资本力”之前,尽管可以憧憬人民币国际化的红利,但一切还须从长计议。 |
【 第1页 第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