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李克强达沃斯讲话,这些信号值得注意

http://www.CRNTT.com   2015-01-24 10:02:14  


 
  第一个比喻是滑雪——没有什么比在滑雪胜地谈滑雪更通俗易懂的了。“速度、平衡和勇气”并重的滑雪,比喻的是中国经济在发展中所需的东西。滑雪需要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但滑雪更重要的是平衡,偏废任何一方都容易摔跟头;滑雪还需要勇气,面对改革的硬骨头,没点儿勇气和魄力是搞不下去的。

  第二个比喻是“双引擎”——在国际场合上,这个概念应该还是头回儿提出。一个是改,把过去引领经济的传统引擎通过政府的力量加以改造;一个是新,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为什么要谈引擎?李克强致辞结尾处的一个词值得注意:“中等收入陷阱”。

  按照人均GDP,中国其实早已进入中等偏上国家水平,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巴西、阿根廷、墨西哥、马来西亚等国就进入了这个行列。但40多年过去,他们依然是这个水平,并且看不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前车之鉴,中国自然要警惕。

  OK,主旨抓住了,我们可以谈干货和信号了。

  GDP增速7.4%,是不是世界末日?

  当然不是。速度是百分比,乘以的基数是上一年度的总量。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现在的7.4%,带来的是8000多亿美元的增量。放在5年前,那就是10%的增速。雪球越滚越大,如果还按照同样的速度,弦可能会崩断。打篮球跳投还需要先下蹲,踢球要踢得远也得先后撤起步,这道理大家都懂。

  为什么领导人如此坦然地面对GDP增速的下滑?李克强给出了一个答案:就业。2014年,相比于年初预定的1000万城镇新增人口就业的目标,到年底给出了1400万的超额答案。新增人口有就业,失业率保持稳定,社会就会维持稳定。而随着劳动力绝对人口数量的下降,就业的这一良好态势,让政府更有底气去调整结构。

  OK,GDP没问题,那风险呢?论坛钱的对话会上,外国友人就提到了这个问题——房地产和影子银行的问题怎么解决?

  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一样,李克强的底气来自于中国经济的强大弹性回答。

  房地产过剩,可以消化。这似乎也是领导人对于房地产为数不多的明确表态——“中国实现现代化必然会伴随着城镇化,对房地产的刚性需求是长期的……中国政府希望房地产市场能够长期平稳健康发展……保障困难群众有基本住房,这从一个方面也说明中国住宅投资的需求是长期的。”

  影子银行?加强监管。地方债?同理。背后的底气其实还是“钱”——中国百姓有超过50%的储蓄率,资金还是雄厚的,系统性和区域性的风险也是可控的。

  此时,李克强放出了几个明确的信号。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