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去美元化”的真实与虚妄

http://www.CRNTT.com   2014-07-17 09:05:07  


  中评社北京7月17日讯/近一段时间以来,“去美元化”这个古老的话题再一次流行了起来,欧洲、亚洲和非洲纷纷传出对美元的质疑声音,夹杂着抛弃美元的高层强音,特别是法国巴黎银行被处以高额罚款之后,“去美元化”甚至在美国传统盟友那里也呈后院起火之势,而金砖开发银行的话题热议,也让“去美元化”进一步升温。

  东方早报发表盘古智库学术委员程实文章分析,“去美元化”虽然呼声甚高,但仔细推敲,却大有虚妄之处:其一,从历史看,“去美元化”永远是雷声大雨点小,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实质上的美元本位制一直广受质疑,特别是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被热炒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即便如此,美元的霸权地位始终存在,并未受到根本挑战。相反,能够挑战美元霸权的欧元,却在本次危机中大受冲击,导致美元的国际地位反而变得相对更加稳固。

  其二,从现状看,“去美元化”未见推进。美元始终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在全球外汇交易、银行跨境负债、债务工具国际发行、发达国家外汇储备和新兴市场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中,2010年美元所占比例分别为42.5%、46.9%、74.4%、64.4%和58.4%;特别是在政治经济风险双升的背景下,国际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偏爱不降反升,高体量、低风险的美国国债市场始终受到避险需求的追捧;而且,以美元为核心的全球金融秩序目前来看还是非常有效,如果不考虑政治因素,从经济角度看,“去美元化”可能并不具有帕累托改进的预期效能。

  其三,从未来看,“去美元化”前程未卜。虽然目前“去美元化”的声音此起彼伏,但合音主要集中在“去”上,欧洲、非洲和亚洲对新势力的“来”并未形成共识。事实上,这暴露了“去美元化”的软肋,即便“先破”能够取得进展,“后立”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去美元化”的未来很可能是“有破无立”。虽然欧元最有替补美元的实力,但欧洲有陷入通缩的危险,欧洲经济结构和欧洲货币政策均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日元是过去两年振幅最大的主要货币,日本经济也处于安倍经济学的实验过程之中,难堪大任;而包括人民币在内的新兴市场货币虽然发展迅猛,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但由于不具有成熟且体量足够大的金融市场,资本流动也受到一定管制,因此短期内也难以担当起国际货币体系主流货币的职责。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