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亚太“三链”拉近中国与TPP

http://www.CRNTT.com   2014-06-19 08:46:24  


  中评社北京6月19日讯/当前,作为美式高标准的TPP谈判,覆盖面十分广泛。除涉及传统的货物、服务贸易外,还包括原产地规则、贸易救济、技术贸易壁垒、竞争政策、动植物检疫、知识产权、政府采购、临时入境、透明度、纠纷解决等广泛内容和关于劳工标准与环境的两个备忘录。金融服务和投资条款尚在谈判之中。到目前为止,TPP谈判已进行了20轮。谈判国已达到了12个,而这12个国家的经济规模业已占全球GDP的40%。预计,韩国也很有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宣布加入TPP谈判。对于目前还被孤立于TPP门外的中国来讲,压力似乎又增加了许多。

  国际金融报发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王立、商务部国际经济贸易研究院研究员郝冠斌文章表示,未来,与经济全球化并行的是区域经济合作与一体化进程,目前已呈现进一步加速的新趋势。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靠地区优势提高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必然是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以自由贸易区为主要形式的区域贸易安排不断涌现。其中,以TPP、TTIP等最为典型。在全球经济衰退期间,双边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继续深化发展,东亚地区成为签订区域贸易协定最活跃的地区。目前,自由贸易协定更是成为许多国家寻求贸易自由化、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首选。全球贸易的一半以上是在区域贸易集团内部、并以优于WTO最惠国待遇的条件进行。

  随着国际和地区局势的变化,亚洲各国逐渐重视地区合作并开始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亚洲各主要经济体,如东南亚的东盟、新加坡,东北亚的日本、韩国,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等,都先后签署并实施了多项区域贸易协定,其中,日本、新加坡及印度所签署并已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均达到或超过了10个。亚太合作与对话,并不是形式上的简单相互取代,而是呈现了互动性的区域经济合作特点。

  文章分析,面对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和社会结构产生的根本性变化,“三链”既促进了亚太区域统一大市场的深化发展,同时上述区域经济合作形式又使得“三链”的基础更加稳固。全球专业化分工及亚太大规模生产得以实现,而这个分工精细、紧密合作、规模巨大的供应链网络大大提高了整个亚太的生产效率,增加了大量就业、创造了价值、激发了创新。进而逐步形成如下有利于亚太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先进的通信、交通设施和其他技术的不断进步;大规模生产、研发、网络化销售、跨国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迅速设立;新兴亚洲市场经济国家的自由贸易体系更加开放。“三链”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基于国家边界及原产地的国际贸易、生产和消费行为,促进了资源在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更有效的配置与利用。最明显、最直接的影响是由于亚洲的劳动力成本较低而工作效率却很高,全球化通过“三链”给亚太的低技术工人带来了大量的制造及服务业就业机会。由此,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出鲜明的互动合作性与竞争性特征。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