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 |
乌克兰危机的终结,还是新博弈的序幕 | |
http://www.CRNTT.com 2014-06-11 09:13:00 |
可望而不可及的“面向欧洲” 有专家认为,波罗申科要求加入欧盟的愿望未必不够真诚,但是他打算单方面加快加入欧盟的步伐,却与实现目标相距甚远。 日前,乌克兰与欧盟已经签署关于“欧盟伙伴联系国”的“政治条款”。波罗申科提出,希望在6月27日之前与欧盟签署联系伙伴国的“经济条款”,稳住欧盟对乌克兰的经济支持。犹如法国外长法比尤斯所云:波罗申科发表的演说“非常亲欧盟,可能比欧盟国家准备好能接受的更多”;但是,“当波罗申科说出联系国协议是乌克兰成为欧盟成员国的第一步时,我同我们的欧洲伙伴对此进行了讨论,大部分人并不这样认为,这很清楚”。(注:法新社基辅6月7日电) 法比尤斯这里所说的大多数欧盟国家并不赞同乌克兰加入欧盟,首先是指德国和法国等“老欧洲”国家,他们不光担心乌克兰的加入会过多刺激俄罗斯,也更担心欧盟现在的内部问题堆积如山,而发展水平和治理状况远不乐观的乌克兰的加入,势必引发更多麻烦,并且会大大减弱欧盟的决策能力。相比之下,欧盟的新成员诸如波兰等国,与乌克兰互为邻国,贸易关系密切,如果乌克兰能够入盟,那么无异于波兰本身的市场和经济能力得到大大扩张。再加上美国对于波兰的特殊影响力,因此,力挺乌克兰入盟就自然成为波兰的国策。 但是,至少目前情况下,乌克兰入盟的问题还得由“老欧洲”的多数成员国来加以定夺。 就欧盟而言,更为紧迫的问题是乌克兰大选之后的俄罗斯、欧盟与乌克兰的能源关系问题。虽然欧盟已经帮助乌克兰向俄罗斯支付了7.8亿美元的天然气欠款,这尚且只是整个欠款的一小部分。同时,连续四次三边能源对话,还远没有解决关键的天然气价格问题,第五次会谈迫在眉睫。在这一问题上,欧盟仍不得不更多承受来自俄罗斯的压力。在地区事务上,无论是将于6月26日举行的关于伊朗核问题的六边会谈,还是6月初叙利亚总统阿萨德经过国内大选的重新当选,显然在这样一些重要议程方面,欧盟还只能与俄罗斯打交道,完全还没有乌克兰可以参与的空间。 乌克兰危机以来,一个有所变化的趋势乃是欧盟国家对于“东部伙伴计划”的反思,无论是德国还是法国都对于排他式的区域一体化进程有所重新认识,而学界和舆论比官方立场更进一步,经常可以看到的是,法德两国的民意表现出对于乌克兰冲突的态度更为中立。 同样,纵观近十多年来乌克兰民意对于欧盟、美国和俄罗斯三方的态度,也可见乌克兰在这一组三边关系中的确是难做决断。根据乌克兰智库Razumkov Center的民调资料,2002年时,愿意以欧盟作为主要外交选择的民意比例是31.4%,愿意以美国为主要选择的比例为4%,愿意以俄罗斯为主要外交选择的比例为31.6%;到了2012年11月,也即欧盟发动对乌克兰的“东部伙伴计划”的前夕,愿意以欧盟为主要外交选择的比例上升为40.8%,愿意以美国为主要外交选择的比例下降为1.2%,而愿意以俄罗斯为主要外交选择的比例依然高居35.5%。这说明经过十多年的沧桑变迁,除了对于美国的偏好有所减弱,对欧、对俄的民意偏好虽时有起伏之外,并没有改变乌克兰民意对于欧盟与俄罗斯态度的基本定势。 从这个角度看,乌克兰若要单方面、大幅度、排他性地靠拢欧盟,即使在克里米亚事件之后,也不见得是一个非常稳定可靠的战略选择。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