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台湾社会的浪漫主义脉络

http://www.CRNTT.com   2014-05-02 09:51:21  


 
  二、艺文与技术领域也可以发现浪漫执着的气息开出灿烂的果实。林怀民的云门舞集享誉世界舞蹈界;吴清友的诚品书店,更成为台湾的名片。

  吴清友在1989年台湾股市破万点、“台湾钱淹脚目”的辉煌时代投身开书店,历经15年亏损却没有放弃,并且有能力吸引投资者越开越大,越做越突出自身的经典特色。这必须对文化事业有坚定的信仰。

  艺文界的成就不胜枚举,文风鼎盛历久不衰,以人口比例来说不可谓小,技术与工商界也有很多坚持钻研精神凭借一股“牛劲”耕耘的人,成功失败都有。这群人在经济最好的时期尚且能投身“未见其利先尝其苦”的领域,勇气都不是以功利思考的社会所能理解的。

  三、对普罗市井来说,宗教界的成就容易导出偏差的解读。台湾几十年来开创了当世佛教的顶峰局面,它传承清末民初太虚和尚对佛教界怪力乱神的反弹,大力推广人间佛教,几十年下来名师辈出,印顺、星云、圣严、证严等等,以各自法门传扬人间佛教。其中,印顺被誉为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佛学大师,星云把佛教传到非洲、美洲去,证严法师的慈济功德会更成了世界性的慈善组织。此外,过去二三十年,佛教教育体系的完善,奖学金制度的建立,从幼儿到大学,也对佛教的振兴产生积极作用,甚至受到泰国等传统佛教国家的尊崇。

  规模是一回事,最耐人寻味的,是在好几万出家众里,比丘尼与比丘的比例是五比一,甚至更高。很多出家女性都有高学历,拥有博士学位者也不少。据学术界友人告知,这些人出家的理由早已超越传统印象中“生活走入困境看破红尘”的故事。家庭环境耳濡目染是主要原因,而随着女性受教育机会多了,对身体主导权和生命进行深刻反思后,勇于做出抉择,随着社会的开明,阻力也减少。而这样的抉择,必定具备寻找理想归宿的强烈动力,来自对生命的终极追问以及对解脱的想象与敬畏。

  四、人情味是旅居台湾者最常提及的一种感觉。它尤其表现在公德心与社区人情方面,例如不乱抛垃圾、排队、商店和企业对客户不吝啬、服务周到等等,这未必是“自古皆然”,但近20年越来越好。这是因为人们内化了土地与环境的意识,从居住地的心理转变成家园而产生的自觉反应。历次的环保抗争、社会议题辩论,都在累积与唤醒这种自觉。诸如垃圾分类等公共教育,也在这种自觉的结合下更容易成功。

  然而更直接的因素是台湾一直维持一个很传统的“小社会”状态,这种人情味在大城市以外尤其显着,即使在最富裕的年代,大规模城市改造也是在缓和的步伐下进行,农村与城市社区结构没有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拆解,世俗人情等文化基因也就不曾历经戛然而止的断裂。

  在一场争议巨大的“反服贸运动”刚过去,写下这些东西,不在于要说明什么。事实上,任何经验的陈述与归纳都具有两面性,也都不免顾此失彼。这样一条脉络从何而来,短文很难分说清楚,不过理解这一路径,看见一个没有经过巨大暴力破坏的社会,如何从两千年的极权体制走入民主制度,也许有些思考的价值。

  (作者是联合早报报编辑组副主任)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