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联合国朝鲜人权调查报告踩了谁的脚?

http://www.CRNTT.com   2014-02-21 11:01:42  


 
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联合国朝鲜人权调查委员会的首席调查官、澳大利亚法官麦克·科比一直就是国际人权司法管辖的积极倡导者。从目前报告的行文、措辞来看,整个报告出台的基本目的,不是为了简单地揭示朝鲜的人权黑暗,更是为了用联合国国际人权保护机制来强行介入朝鲜问题。报告正式出台之后,海牙国际刑事法院的司法追责程序的启动看来已是在所难免。2013年12月,朝鲜金正恩政权清洗其政权实质性的2号人物、也是贵为金正恩姑父的张成哲这一事件还历历在目。当时国际媒体就发出惊呼,枪毙张成泽及其主要追随者意味着“恐怖政治”重新降临朝鲜。时隔两个多月,联合国朝鲜人权调查委员会要把金正恩也送上国际刑事审判法庭,正是应了中国人的一句俗话“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朝鲜已经历经三代的金氏家族专制统治,很可能真的是到了“报应”要来的时候了。

  然而,朝鲜人权问题国际调查和管辖背后的最根本的原因,并非是朝鲜的人权惨状,而是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环境急剧恶化,朝鲜领导人“拥核自重”、拒绝弃核这一更为关键性的挑衅和对抗性行为问题。

  2003年8月六方会谈启动,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政治与外交谈判进程代表了在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同时、结束朝鲜长期所遭受的孤立、制裁和打压状况、让朝鲜重新回归国际社会的最佳途径,也是最佳机会。2005年9月六方会谈发表的朝鲜无核化《共同声明》不仅是六方会谈机制的重要成果,也是推进半岛无核化进程、平衡各方利益和关注的“路线图”。然而,由于朝鲜前任领导人金正日缺乏弃核的战略决断,在关键时刻想要“拥核自保”,导致六方会谈于2008年12月举行最后一轮磋商之后,即长期陷入停滞局面。在六方会谈举行过程中,为了能够保证外交解决朝核问题进程的延续,美国等国其实一直对朝鲜的人权状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布什政府第二任期甚至阻止了美国国会提议的要惩罚朝鲜人权状况的相关法案。

  2010年的“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炮击”是半岛无核化问题的转折点。奥巴马政府联合韩国与日本,强调不会再受朝鲜第三次欺骗,除非朝鲜表现出弃核诚意和行动,否则不再和朝鲜恢复六方会谈。2013年2月12日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朝鲜新领导人金正恩随即采取了拥核与发展经济同时进行的“并举战略”,政治和外交解决朝核问题的目标已经渐行渐远。

  既然外交上无法说服朝鲜弃核,经济制裁和人权压力的大棒自然随之越举越高、对朝鲜现政权的打压必然也日趋沉重。2010年,韩国常驻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代表第一次公开谴责朝鲜人权状况,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开始发表年度朝鲜人权报告。美国国会也通过了禁止美国政府对朝鲜进行大规模援助和接受朝鲜难民的《朝鲜人权法案》。包括本次联合国朝鲜人权调查委员会报告在内的多项措施,集中说明了西方国家对政治解决朝核问题几乎绝望之际而必然采取的施压行动。

  2月17日这份报告的出台,对朝核问题和朝鲜半岛局势未来走向的影响将十分明显。

  首先,报告书的发表已经近乎在政治上断绝了美日韩等国与朝鲜妥协、通过提供援助和关系正常化方式来获得朝鲜承诺无核化的原有“交易原则”。在今天的国际社会眼中,朝鲜人权问题已经被无限放大,与核问题将受到同等重视。在后冷战时代的全球政治中,没有比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和阻止大规模侵害人权这两大议题更有国际动员能力的话题了。朝鲜自己把这两个都必然会受到国际舆论一致谴责和国际外交、甚至国际司法打击的“问题”都摊上了。可以想象的是,美、日、韩等国对朝鲜无核化的立场会更加强硬,外交解决朝核问题的进程将更为艰难。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