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国经济升级的思路、机制、路径与破题

http://www.CRNTT.com   2013-04-25 08:30:58  


 
  机制:转变教育职能,充实科研实力

  文章称,经过对教育与科研两大环节的强干抑枝,可以带动未来中国教育与科研机构朝着更加符合产业升级转型、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实现小康的方向发展。

  要让大学以及科研院所具备与中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能力与水平,就必须从两方面着手转变:第一个转变是转变办学观念,从应试教育变成素质教育。过去的教育过分强调考试分数,强调各种及格率、科研论文发表数量,这迫使学校、科研机构选择一些容易看得见的量化指标来评价学生、老师、科研人员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与水平,也容易诱使他们与评优单位勾结起来获取私利。要保证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具备中国经济升级所必需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就应该在各个层次允许社会参与办学,鼓励素质教育。只要政府掌握好教育标准,放手让社会参与兴办教育,政府管好研究生教育部分,我们的学生就不会为了应试辛苦奔波于一场场推优考试,更不会死记硬背而散失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能力,相反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自身素质上。

  第二个转变是转变科研管理方式,要从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转变成经营性的、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过去,中国科研机构习惯于对本单位的人才管理侧重于录用、晋升、薪酬等人事管理,而对本单位未来战略目标发展缺乏通盘考虑,今后科研机构应该围绕自身的战略目标和组织任务进行人才配备、人员培训和考核激励等。政府要将基础性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高技术开发研究、部分涉及国计民生的开发研究作为政府扶持科研机构的重心,而对于技术推广研究和大部分以药物、生物制品、诊断试剂、医疗仪器设备的研究、试验、开发项目为主的研究交还给市场,让市场去决定其兴衰。

  经过对教育与科研两大环节的强干抑枝,可以带动未来中国教育与科研机构朝着更加符合产业升级转型、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实现小康的方向发展。

  路径:加强科研机构资金投入监管

  文章认为,不管选择哪种路径都必须改革现有制度,与既得利益者进行适当博弈,要取得此役胜利就离不开人力资本的充实与科研实力的提高。

  通过以上对中国教育与科研机构的运行机制优化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一定能够升级?答案还需要两个必要条件:第一,要遏制中国高校现有的行政化趋势,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比较古今中外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可以发现,私立大学往往发展比国立大学要好,主要原因就在于意识形态和行政等级影响着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政府有必要取消现有高校所享有的正局级、省部级的待遇承诺,要让全社会参与办学。

  第二,要修正制度,让科研机构不能将科研经费用于应酬、评比、验收等非科研活动上。这样一来,大家都不会想方设法地通过拿回扣、送礼来获取项目、糊弄评审,相反会将更多精力与资金投入到项目研究之中。自然,科学研究的水平也会稳步提高。

  以上分析仅仅是从中国经济升级的理论层面上加以分析的,现实突破方向上则可以选择很多着力点。比如,既可以选择城镇化建设,也可以选择产业升级优化或者科研创新等方面。但不管选择哪种路径都必须改革现有制度,与既得利益者进行适当博弈,要取得此役胜利就离不开人力资本的充实与科研实力的提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