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无台商,不东莞

http://www.CRNTT.com   2013-04-27 11:15:21  


东莞台商大厦 (东莞时报资料图记者陈栋摄)
  中评社北京4月24日讯/对于东莞,台商有着复杂的情愫。如今,东莞的台资企业有6000多家,台湾人有10万左右。他们大多在上世纪90年代来到大陆。当时的台湾土地、人工成本上涨,缺工严重,而东莞则凭借区位、劳动力、土地等优势,承接了来自台湾的产业转移潮。然而,二三十年过去了,在东莞原有的优势不再、政策不稳定的情况下,台商又面临走或留的抉择……
广州时代周报日前登载纪实文章《无台商,不东莞》:

  2007年底,叶春荣就任东莞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下称“东莞台商协会”)第八届会长的时候,原以为这一届会长会“很好做”—在历届会长的努力下,台商子弟学校、台心医院、台商大厦这些大工程已经落成。

  因此,在就职仪式上,叶春荣明确自己任内的工作,就是配合政府,推动台商进行转型升级。他打趣说自己“躺着干都行”。

  但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让叶春荣变成了“最艰难”的会长。此后几年,当时很多人都不太了解的“转型升级”,成为东莞台商乃至“世界制造业基地”东莞发展的关键词。

  当东莞的土地、劳动力、原材料等一系列优势消退后,在东莞经营了20年,从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中幸存下来的台商,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去留。

穷则变,变则通

  2008年金融危机袭来的时候,东莞厚街镇的台商吴汉钟第一时间就感受到了国际市场上汹涌而来的寒意。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