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终要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惟必有纷争

http://www.CRNTT.com   2012-11-19 08:55:58  


在两岸关系已成为台湾当局能否获得民心,取得政绩的主要内容的时势之下,民进党倘关闭与中共接触的大门,并不明智。这就是苏贞昌要赶忙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的主要原因。
  中评社北京11月19日讯/在中共“十八大”闭幕翌日,民进党主席苏贞昌突然透过幕僚通知媒体,而他本人也随即亲自与媒体茶叙,表示因应中共“十八大”新的领导核心出炉,到了讨论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的时候了。就此,澳门新华澳报今天登载富权的文章“终要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惟必有纷争”,评论如下: 

  果然如此!苏贞昌接任民进党主席后一反其在竞选主席时的表态,迟迟未有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本栏就曾分析揣测,导致苏贞昌对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拖拖拉拉的诸多原因中,还有一个大陆政治情势发展的考量。中共将于今年秋季举行“十八大”,胡锦涛、温家宝等将届满卸任;而政府权力机关也将于明年三月间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进行新旧交接。故此,苏贞昌要启动两岸关系,也不会与即将卸任的中共党政领导人交往,而是把这个“面子”送给新任的中共党政领导人。另外,也是要“睇定先”,待到中共“十八大”报告的对台政策出台,及新一届中共领导架构成员产生后,才根据北京的对台政策基调是否有调整甚至是改变,才成立也不迟。果然,在中共“十八大”闭幕翌日,苏贞昌就突然透过幕僚通知媒体,而他本人也随即亲自与媒体茶叙,表示因应中共“十八大”,新的领导核心出炉,也到了讨论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的时候了。据说,苏贞昌将在本周三的中常会提案,讨论《“中国事务委员会”设置要点》,采非常设的任务编组,由党主席敦聘委员数名。

  尽管在中共“十八大”开幕,胡锦涛代表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之日,苏贞昌以不冷不热的态度说“没有新意”,并重弹“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的老调,因而被大陆媒体批评为“无知”;但有可能这是苏贞昌在被记者们询问时作出“条件反射式”的“惯性语言”,后来在其幕僚冷静分析研判之后,在民进党中央发放的“新闻稿”中,却是从内容到遣词用句,都较为温和,是民进党历年来对中共态度最为温和、最为友善的一次,摆明瞭“不想撩架打”的姿态,因而并没有关上与中国接触交流的大门。或许,党内幕僚认为,中共已经做好两手准备,在继续与国民党进行党际交流的同时,及继续向台湾民众施发“九二共识红利”的同时,因应“政党轮替”有可能会成为台湾地区政治生活的常态,民进党还会有上台的机会,因而也做好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前提下与民进党进行接触的应对办法,国台办主任王毅去年在美国的那一番说话就有所暗示。而在两岸关系已成为台湾当局能否获得民心,取得政绩的主要内容的时势之下,民进党倘关闭与中共接触的大门,并不明智。这就是苏贞昌要赶忙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的主要原因。

  当然,也有“附带原因”,那就是担心倘长期冷落提出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建议,并希望能出任其主委的谢长廷,就将会把谢长廷赶往自己的对立面,与蔡英文结盟。那么,在二零一四年的民进党主席选举中,即使自己掌握着现任党主席的优势,也不敌“蔡谢联盟”并加上党内其他派系的义助。实际上,今年五月间的民进党主席选举,尽管蔡英文因已出任两届党主席而不能再选,但他本人仍然遭到其他参选人作为蔡英文的“分身”的联手狙击。在二零一四年是由蔡英文“本尊”亲自参选之下,苏贞昌要争取连任,就将会极为艰困。倘失去了党主席“名器”的加持,二零一五年的民进党“总统”党内初选,就仍将会如二零一一年的党内初选那样,败在蔡英文的手中。因此,他必须以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来阻止谢长廷走向蔡英文的怀抱并与之结盟。也就是说,“中国事务委员会”将是苏贞昌拉住谢长廷的“鱼饵”。

  推催苏贞昌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的动力,还在于中共“十八大”后,蔡英文的反应是颇为负面及情绪化,仍在“数落”中共的不是。这种态度,与民进党中央“新闻稿”的较为明智形成强烈反差。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得到绝大多数台湾民众的赞同,而两岸政策也将会主导台湾政治生活态势的情况下,苏贞昌更需要以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来与蔡英文拉大距离,以凸显自己的优势。

  但是,既然要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就不可能将曾任民进党主席的蔡英文排除在外,也不可能在议事过程中拒绝讨论蔡英文的主张。这又引带出两个问题来,其一是“中国事务委员会”的组成架构,其二是“中国事务委员会”将会拟定什么样的结论?在“中国事务委员会”的组成架构而言,本来在民进党中央党部的一级职能部门中,已有两个委员会式的机构,其一是政策委员会,其二是财务委员会。前者是一个与民进党“立法院”党团联系协调的部门。由于议会党团与民进党中央并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故而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由这个委员会来联系协调。政策委员会的主委由党主席兼任,委员由“立委”及县市首长互推若干人组成,其任期与主席相同。政策委员会设执行长一人,由主席从“立委”中择一任命(按:现任执行长吴钊燮并非“立委”,这是苏贞昌用人之一“怪”),执行长之下设副执行长二至三人,均为专任,另置研究员、副研究员、专员、干事等,均为专任。政策委员会的还需负责与其他政党的沟通、协商工作;各级议会党团政策的协调及联系;政策的研究分析、规划及评估,与政策推行有关的相关事宜等职责。

  而财务委员会主要是负责为民进党筹款。主委由主席提名经中常会同意后聘任,任期与主席相同。委员由主委提名,经主席同意后聘任。其主要职责为财源筹措,预算决算的编制,财务及财产的稽核,会计制度及支出审核办法的订定。

  由于“中国事务委员会”的职能,主要是讨论拟定民进党的大陆政策,因而其架构及成员构成,应与这两个委员会不同。主要是由党内各派系的领袖及“天王”所组成,以统合党内各派系的意见,并达成党内共识。当然,其所达成的共识,还应送交中执委或中常委,甚至是“党代会”通过后,才能成为全党的政策路线。

  昨日有媒体报道说,苏贞昌将会邀请蔡英文出任“中国事务委员会”主委,蔡英文办公室当即发出新闻稿严正否认,表示苏贞昌是邀请蔡英文参加“中国事务委员会”,担任委员,并非主委。由此可见,“中国事务委员会”主委人选的重要性和敏感性。本来,由党主席兼任最能体现民进党重视大陆政策,但却将会产生“谢长廷往哪里摆”的问题,又不得不有所顾忌。

  至于“中国事务委员会”会否矫正民进党的大陆政策,尤其是消除《正常国家决议文》的恶劣影响?拭目以待。目前,党内各派都在强调《台湾前途决议文》的基调,但游锡却老是纠缠于由自己主导通过的《正常国家决议文》而喋喋不休。倘是按照台湾地区“后法优于前法”的法理惯论,当然是二零零七年通过的《正常国家决议文》,已经“冻结”了一九九九年通过的《台湾前途决议文》,就像民进党人常说的《台湾前途决议文》已经冻结了一九九一年的《台独党纲》那样。

  由此可见,就是在民进党内,也对《台湾前途决议文》有不同意见。或许,民进党将会趁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的机会,再通过一个新的“决议文”,以消除《正常国家决议文》的恶劣影响,并在《台湾前途决议文》的基础上,拟定一个较具突破性的新的“决议文”。昨日谢长廷就期盼民进党能对《台湾前途决议》等相关“决议文”进行整合,并厘清“宪法”是不是“一中架构”。倘是如此,游锡和“中国事务委员会”内的“独派”代表势必会进行反扑,民进党又将恢复“炮声隆隆”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