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 |
揭开湖北三千抗战将士遗骨之谜 | |
http://www.CRNTT.com 2010-09-05 09:26:07 |
深夜血战 1941年冬天,预四师奉令全师开赴晓溪塔地区,准备与日军作战。那日当晚该师三个团冒着凌厉的寒风连夜出发。 某日凌晨一时许,师指挥部向10团下达了夜袭沙坝店子日军据点的命令。约二点时分,主攻团进入预定区域,在离敌军阵地约300米的山地中潜伏下来,工兵排余排长带领1人在前面排除障碍,他们摸到敌前沿阵地,用虎口钳子剪断敌人第一道铁丝网,又顺利地剪开了敌人第二道铁丝网,把敌人的阵地撕开了一个口,10团向前跃进了100多米。 当我工兵剪第兰道铁丝网时,触动了敌人的警报,一时敌军军犬狂叫,照明弹立即升空,我部1000余人顿时暴露干日军视线与火力网之下。此时此刻,似乎除了主动进攻已别无良策,团长立即下令强攻冲锋。敌阵中六挺机枪一齐向我军并火,我军一无掩体,二无战壕,一排排地被敌火力扫倒。冲一次倒一批,二营营长当即阵亡。 第二次冲锋时全团已伤亡过半。三营高营长冒着弹雨,带领50多人从侧面迁回,接近敌阵,连炸敌碉堡两个,接着与300多名日军短兵相接,展开了惊心动魄的肉搏战,终因寡不敌众,我50多名官兵全部与敌同归于尽。10团在此次血战中,仅剩下1人。 3000将士埋葬在金鱼坪的山坡 75军的野战医院那时设在南边村的养老坪,也就是现在的金鱼坪。 这里与易行锡的老家只隔着一条河。关于野战医院的一些情况,十六七岁的他是亲眼所见。 入伍前,他每天都看到成批的伤亡战士从前线运回,轻伤员住轻伤室,重伤员住重伤室,死了的立即掩埋。 由于日军封锁了我军的运输线,医药奇缺,全靠人工从三斗坪下面的地方运送,数量有限,而且不能及时送到。因此,一般到了重伤室的战士,百分之百的无救了。 有一次,担架排三天没回后方,医院就死了60多个伤员。起初的对死去的还能用白布裹一下,一人一个土坑掩埋,坑里垫一点稻草。后来战争激烈,伤亡人数倍增,医院就顾不过来了,干脆几个人一个坑或几十个人一个坑。 在预备第四师驻南边村的4年多时间里,养老坪野战医院后面的山坡上,一共掩埋了3000多位抗日战士的忠骨。凡排长以上的军官都单独刻了小石碑,凡士兵都把姓名集中刻在几块大石碑上。易行锡记得其中一个石碑上刻有800多名士兵的姓名。 残碑铭刻“不成功,便成仁” 本报宜昌讯(特派记者罗京 瞿凌云)昨日南边村村民易生钱说,当时国民党75军预备第四师野战医院就设在他奶奶家。父亲易顺沧是当时村里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和预备第四师的官兵交往较多,对该师情况较了解。“小时候,爸爸总是给我讲这段历史。”易生钱回忆说,父亲介绍过,有一位名叫郭德章的督战官,是浙江奉化人,当时受国民党第6战区委派,在南边村督战,后来病死安葬在京鱼坪。郭德章也是长眠于此的唯一一位将官。易生钱说,他爸爸也讲过,有2个中校也埋葬在京鱼坪,其中一个叫卿国权。 73岁的村民秦德标出生于南边村,回忆起小时候5、6岁时的经历,老人记忆犹新。“1942年,时任国民党75军预备第四师师长傅正模在南边村买下30亩地用作阵亡将士公墓,并在旁边建了一所野战医院。”秦德标说,“将士在战斗中受伤后都被送到这里治疗,由于医疗条件简陋,不少人都不治身亡并葬于公墓,埋在这里的除了阵亡将士,还有许多死亡的当地支援前线、运送生活物资和武器弹药的民夫。” 在山坡上有一块残碑,是傅正模师长为阵亡战友所立,上面所刻的“不成功,便成仁”几个字依稀可见。 昔日陵园已成山田 村民记忆拼出大致轮廓 本报讯(特派记者记者罗京 瞿凌云)南边村金鱼坪,依山傍水,视野开阔,在当地人眼里,是一片难得的风水旺地。这块土地下埋葬着75军阵亡烈士的遗骨,然而多年前先是被村民所建房舍侵占,后又开荒被垦为农田,现在则因宜巴高速公路的建设才重新被发现而引起人们的重视。 昔日庄严的墓地,如今上面掩盖着一堆堆土方。昨日,在金鱼坪,几位村民用记忆为记者勾勒出它的大致轮廓。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