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评月刊:台湾渔业发展瓶颈及两岸合作途径

http://www.CRNTT.com   2024-01-07 00:02:10  


 
  其一,加大藉“立法”赋权管理力度。一是加强对远洋渔业规范化管理。2016年制定“远洋渔业条例”、修订“投资经营非台籍渔船管理条例”“渔业法”部分条文,严惩侵犯劳工权益和未经许可从事远洋捕捞等行为。据台湾渔业主管部门统计,2017至2020年间,因触犯“远洋渔业条例”被处分共520笔,总罚款达3.4亿元(新台币,下同),共303艘台籍远洋渔船被罚,约占台籍远洋渔船总数的三成,引发渔民强烈不满。从事远洋捕捞的渔民认为罚款过重,且执法单位在执法时不分轻重,甚至存在“钓鱼执法”行为,使其遭受重大损失①。二是扩充海巡部门“执法”许可权。2023年5月通过“海岸巡防机关器械使用条例修正案”,增大枪、炮等器械使用弹性,强化海上“违规”查核作业成效②。台湾海巡事务主管部门与渔业事务主管部门共同执行“沿近海渔业管理执法合作项目”等计划,共同打击违规捕鱼行为。三是强化海洋渔业生态系统管理。2023年5月通过“海洋污染防治法修正案”及“海洋产业发展条例”,进一步赋予台湾当局海洋事务部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管理职能,统筹海洋产业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③。

  其二,提升渔业竞争力。一是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及低碳转型。实施养殖登录自主管理制度,推行产销履历水产品、台湾优良水产品及有机水产品等产品验证制度,加强查验及溯源管理。举办“迈向农业净零排放策略大会”,推动建立海洋渔业与养殖渔业碳汇监测、报告、验证(MRV)机制。实施“渔电共生政策”,不影响渔业生产前提下,兼顾发展绿能设施,但亦发生破坏鱼塘、“假养鱼真卖电”等问题。二是完善渔业基础设施及产销体系。强化前镇渔港等重点渔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休闲渔业;计划在台南将军港、高雄兴达港及屏东东港盐埔建立区域性冷链物流中心,并在岛内各县市渔会建立或更新冷冻、制冰设施及加工设备,优化水产品冷链物流及交易体系,拓展内外销市场,协助业者解决冷链保存与产销问题。三是落实渔业资源养护。执行“沿近海渔业种苗放流”计划,清除礁区废弃渔网,建立“水产动植物繁殖保育区”,完善水产来源追踪机制,持续推动奖励休渔措施。四是发展观赏鱼产业。2016年11月公布“外销观赏水生动物养殖场及中转场登录管理作业要点”,建立登录管理及疾病监测机制,协助观赏鱼业者出口外销。据台湾渔业主管部门统计,2022年台湾地区观赏水族活体产值为13.44亿元,加计饲料、水族维生系统、照明等周边产业,总产值达49.86亿元;观赏鱼活体外销出口值达945.8万美元。五是加强汛期前渔业准备,推广养殖保险,给予渔业灾害救助资金,提升渔业灾害应变能力。六是培养渔业人才。强化渔船船员训练,提升船员素质;与高雄科技大学合作推动渔业公费专班,定向培养渔业专才;在台湾海洋大学附属基隆海事高级中等学校等9所海事水产职校持续办理“奖励高级中等学校学生从农辅导方案”,鼓励高中生进行海洋渔捞及水产养殖职业生涯探索体验;遴选百大青农标杆(渔业类)(简称“百大渔青”),给予专项辅导,培养青年渔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