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评观察:台北选战 柯文哲仍稳操胜券?

http://www.CRNTT.com   2018-06-01 00:15:51  


作者认为,柯文哲赢得蓝绿大多数选民认同应当是大概率事件。(中评社资料照)
  中评社北京6月1日电(作者 温天鹏)2018年台北市长选举在民进党宣布党内自提人选后,目前已陷入一片混沌状态,各界都在关心民进党究竟会征召谁出来迎战。绿营内部早已宣布参选的吕秀莲、姚文智、苏焕智三人中,吕秀莲与姚文智在媒体面前频频放话卯足全劲希望能获得提名,而苏焕智由于是退党参选,在民进党确定在党内征召后,已逐渐被边缘化,但问题在于这三人中目前民调惨淡都无法与国民党丁守中、现任市长柯文哲一战,所以民进党内对于征召何人一直犹豫不决,从选择所谓强棒的政治人物出发,陈菊、赖清德则被频频点名,甚至有人建议可征召老将谢长廷或者游锡堃出来迎战。传民进党内有人力拱形象清新的“文化部部长”郑丽君投入选举,但目前似乎郑本人没有意愿,可以想到民进党内已经陷入一片焦虑之中。虽然台湾《联合报》最新民调显示,下任台北市长若由台北市长柯文哲、国民党丁守中对决,41%的民众倾向支持丁守中,39%支持柯文哲,丁守中小胜柯文哲3个百分点,但本人预估不管民进党推出何人参选,当前仍是柯文哲拥有巨大优势,柯文哲赢得连任仍然稳操胜券。

  首先,从台北市蓝绿基本盘结构分析。历年来的蓝绿阵营对决中,台北市的基本盘格局一直都维持在蓝六、绿四。由于台北市是台湾地区外省人比例最高的县市,故外省人族群在台北市的影响力也较台湾其他县市大,也因为外省聚落较多、公教人员的比率高,国民党的经营也较深。所以,从1994年台北市开放民选以来,国民党历经马英九、郝龙斌长达16年执政,而民进党陈水扁唯一的四年执政还是由于蓝营出现分裂。但在2014年选举中无党籍柯文哲与国民党连胜文对决,柯文哲不但接收泛绿铁票及可能投绿的游离票,还颠覆台北市以往的蓝绿版图,在十二个行政区全数取得领先。出现这样的结果,当然因素有很多,但传统的蓝绿结构版图是否已经出现变化?如果依然用一到选举最后时刻,蓝绿支持者就会归队、无党籍候选人会被联合夹杀的传统思维去分析选情,那么很有可能会被现实打脸。对于这种结果可从选民的政治偏好去分析。

  其次,台北市选民政治取向偏好分析。台北市作为台湾政治、经济的繁荣都市中心,选民的政治素养普遍偏高,政治意识自主性相对较强,传统选战老将在其他地区赢得选举在台北未必会被台北民众买账,对于候选人的政治形象、政绩宣传、未来规划等等选战要素应当是相对要求较为严苛,所以台北市的所谓中间选民比例相对较高。从历次选举看,这些要素都在选举中发挥重要作用。比如1994年在竞争期间,陈水扁所提出的“走出悲情,迎向希望”以及把台北市建为“快乐的市民、希望的城市”等文宣,得到许多中间选民的认同。所以,陈水扁能够当选可不是简单的因为泛蓝分裂所致。1998年台北市长选举中,执政四年、市民满意度高达八成的陈水扁寻求连任,国民党提名政治形象清新的马英九参选,最终马英九击败陈水扁当选。马英九当选与蓝营新党候选人实现整合成功、陈水扁于市长任内所推动的政经革新过于强势引起反弹有关,但在个人政治形象上层面马英九还是拥有优势,所以说台北市民的政治取向偏好常常是捉摸不透的,单纯依据所谓政绩好坏就判断则显得尤为不足。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