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邓飞语中评:内地教育改革应以香港为戒

http://www.CRNTT.com   2018-01-25 00:08:24  


 
  中评社:您如何看待校本课程与中央课程直接的差异?

  邓飞:校本课程有一个致命的地方就是学校与学校之间差异很大,这个差异之大不一定是符合教育的规律,并不是因为学生程度的区别而产生的差异,更多可能是学校的资源和师资的差异。比如学校的校长本身就是IT界人士,可以身体力行推行编程教育课程,雇佣的老师也很擅长这一个方面,那么在编程教育上,这一所学校走的就会很前,但是大部分学校的校长根本就不是这一方面的专家,也没有这方面的老师去支撑这方面的课程,只能是有多少菜吃多少饭,造成了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异,并不是因应学生的能力和基础程度去安排课程,这就是学校与学校之间师资力量的差异所造成的,这是非理性的,这不是教育理性的后果。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课程的威力才能够发挥。中央课程就意味着核心素养必须确立,无论是哪一间学校,只要是适龄的学童,都必须掌握这些基本素养和知识,这才是国家教育或者是普及化国民教育必须要做的工作,这是国际教育必须有的元素。

  界定了中央课程,随之而来的就是教育局的资源必须到位,如果一间学校没有足够的资源去完成新素养的教学工作,那么教育局就要拨款,帮你请老师,或者培训现有的老师,这样才能够推动教育资源平衡发展。但是在香港现有推行的校本课程的情况下,特区教育局就可以推得一乾二净。教育局给的课纲只是一个参考,不是强制性的课纲,这和内地是完全不同的。内地的中央课程,是几百个专家根据全国各地不同的情况,研究出来每个学科必须掌握的核心素养,无论是北京上海的孩子还是西藏和新疆的孩子,这些核心素养都必须掌握,这是跑不掉的。如果学校的资源和师资不到位,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部门拨款都要到位,这就是中国内地和香港特区在课程改革方面最大的区别。

  内地强调的是中央课程和资源配套的到位,这才是一个国家承担起来的教育责任。但是香港特区政府没有那么大的雄心和迫力,香港教育局提供的大纲,纯粹就是给各学校参考,能用就用,不能用就算了,所以随之而来的师资培训和资源配套就不到位,这就是香港和内地教育改革最大不区别,这个区别恰恰就是特区政府要加强的地方。

  中评社:所以您建议特区政府在中央课程方面要进行一些大刀阔斧的改进?

  邓飞:是的,有些核心素养必须要掌握,要让每个学校都有能力做去这些事情。不仅是编程教育,现在历史教育也是同样的,不能说一个学校没有足够的历史老师,那么历史课就不开课了,这完全是不合逻辑的,有违教育理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