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评智库:两岸政治关系需把握三点特殊性

http://www.CRNTT.com   2016-10-21 00:20:59  


“九二共识”为两岸之间的一个中国内涵争议,提供了阶段性的创造性模糊。
  中评社香港10月21日电/台湾彰化师范大学公共事务暨公民教育学系助理教授李毓峰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9月号发表专文《论两岸关系政治定位:“‘宪法’主权说”的视角》,作者认为:“两岸是在一个中国架构之下,各自拥有不同宪政体制之特殊的政府对政府关系。据此,两岸在统一之前可以‘一个中国、两个政府’的特殊方式来安排现阶段两岸关系政治定位,不但合情合理,而且合法。”作者“建议:在探讨两岸政治关系合情合理的安排时,双方必须要正视两岸目前的政治现状,以创新的思维,远大的格局,宽广的胸襟,就上述‘一个中国、两套宪制、两个政府’之法理与事实基础,经由政治协商达成政治共识并签订两岸和平协议,先确立以‘一中两府、平等分治’的政治架构达成两岸关系的全面正常化,方能进一步构建‘从经济统合到政治统合’、‘从统合到统一’的一体化模式与渐进融合路径。”文章内容如下:

  前言

  两岸关系从2008年起进入大交流与大发展的阶段,迄今为止两岸已经签署21项经贸交流协议。综观此一过程可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以“先易后难”、“先经后政”为基本原则,这也是未来两岸关系从“经济统合”到“政治统合”之必由之路。然而,迄今为止,两岸政治性的协议,包括和平协议与军事安全机制几乎已经不太可能签署,两岸服贸协议不仅卡在“立法院”,连两岸文化协议也没有任何签署的迹象。此外,这八年以来,两岸似乎仅有物质性的交流,致使台湾民众在两岸未来发展及身分认同上,相较于2008年以前,并没有缩小的现象,反而有继续扩大的趋势。①从“太阳花学运”的发生、2014年底“九合一选举”国民党的重大挫败,到今年一月中民进党以压倒性的差距赢得“总统”与“立法委员”大选,而取得全面执政的骨牌效应来看,更显出此一问题的迅速恶化和急趋严峻。

  何以如此?众所周知,如何定位两岸政治关系一直是两岸诸多难题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它关系到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关系到两岸的法理架构,关系到两岸协商谈判能否顺利进行。如果这一难题无法解决,则政治僵局就难以突破,两岸之间要建立和平稳定的政治架构也无从谈起。然而两岸政治定位的关键问题正是主权问题,所有两岸之争无不以主权之争为核心。这既是两岸关系60多年来发展变化的主轴,也是我们研究两岸关系必须把握的主线。讨论两岸政治关系定位不应该、也无法回避主权问题。因为两岸对于主权问题尚未取得共识,以致于政治性的协议,包括两岸和平协议与军事安全机制无法签署,而有关两岸政治关系、共同国际参与组织、海洋合作等重大议题,迄今为止也难以处理。如果两岸主权问题的这个坎儿跨不过去,就无法改变台湾民众的身分认同与大陆愈加疏离的既有趋势,同时也阻碍了两岸关系由“经济统合”迈向“政治统合”的和平发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