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刘世洋:国民党本土化是假议题

http://www.CRNTT.com   2016-03-29 00:24:09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政治室助理研究员刘世洋(中评社 资料图)
  中评社北京3月29日电(记者 王秀中)前“立法院副院长”洪秀柱26日以7万8829票、得票率56.16%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在选举过程中,有人认为这是一场“本土”与“非本土”的对决;国民党败选后,党内要求全面彻底“本土化”的声浪也再次高涨。围绕国民党“本土化”走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世洋日前在出席第八届两岸青年学者论坛时指出,国民党本土化是一个假议题,国民党本土化不等于“台独”化,国民党本土化不会走向去中国化。刘世洋还表示,新任党主席最重要的工作是凝聚团结,然后才是体制改革、路线调整、人才培养等。

  刘世洋认为,国民党的本土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假议题,也是民进党攻击国民党的提款机。国民党的人事、组织、从领导层到群众基础,都是“扎根台湾、认同台湾、服务台湾”,在两岸交流中绝对是为台湾而不是为大陆争取利益。因此,在政党属性上,国民党和民进党一样,都是本土政党。绿营之所以到现在还攻击国民党是外来政党,外来政权,完全是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选举利益的考量。

  “国民党本土化不等于台独化”,刘世洋强调,国民党本土化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包括人事的本土化,群众基础主要由台湾人构成,政策取向要“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等,是客观的、物质层面的概念;至于国民党是主张统一还是主张独立,主张经贸开放还是“闭关锁国”,这些主观的、意识形态层面的东西,与本土化并没有直接关系。

  刘世洋也指出,在岛内特殊的政治现实下,国民党本土化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扭曲和异化。“国民党本土化不会走向去中国化”,刘世洋认为,国民党不会改名,不会割断两岸政治的、历史的、法理的连结,也不会将“中华民国”空洞化,这是基于以下三点。

  首先,国民党败选的主要原因在于体制僵化、在于忽视基层、在于脱离民意、在于人才匮乏。两岸开放、交流、合作、和平发展的路线都是正确的,如果没有“两岸牌”,国民党输得更惨。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