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戚嘉林:辛亥、台湾、黄埔与全国统一

http://www.CRNTT.com   2015-12-05 00:23:08  


 
  联共  

  1921年夏,中国共产党成立,因其初始,相较中国国民党,它不但规模很小且力量薄弱。因此,共产国际积极于国、共两党居间协调。那时,中国面临内有军阀割据、外有帝国主义侵略,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中国国民党也陷于谷底,亟需共产国际的协助。斯时,孙中山先生正处于权力的困境,苏俄驻中国全权代表越飞(Adolf A. Joffe)答应给予中国国民党军事和物资援助。孙中山与越飞于1923年1月27日在上海发布<孙文越飞联合声明>,旋于2月返回广州,3月成立大本营,致力于重建权力。

  黄埔建校:前苏联大力援建黄埔军校  

  1924年,在一群苏联军事顾问的协助下,中国国民党在广州成立了一所正规的军事学校,即“黄埔军校”,校长为蒋介石。当时苏联顾问阵容强大,前后曾达三百人之多,其中包括炮兵、工程兵、步兵、装甲兵、空军、无线电通讯、军械保养等各种军事专家。同(1924)年10月8日,苏联巨型巡洋舰驶抵广州湾,该舰满载援助黄埔军校的首批武器,包括8,000枝俄式长枪、每枝枪配备500发子弹,另并有其他武器。1925与1926年,仍续有大批苏联的军火,运抵黄埔军校。
  
  这所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军事学校,以统一中国振兴中华为目标,故与昔日湘军、淮军、新军不同、它是一所具有思想武装的新式军校,且在军事科技上则引进苏联相对当时更先进的装备。黄埔军校所培育的国军将校先后从事北伐统一全国,及抗日卫国战争的伟大事业。

  辛亥黄埔精神就是“统一中国、振兴中华”  

  今年,欣逢国父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从学术客观的角度,回望辛亥革命与台湾,有其特殊的历史意义;首先,辛亥革命是湖北新军于武昌发动兵变成功,导致许多省份纷纷起义,终而建立中华民国。也就是说,中华民国不是孙中山先生率军东征西讨,经由武力征战而建立的。因此,孙中山先生未拥有统治如此庞大国家所必需的武装力量与政治实力,因此孙中山决意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所以,没有辛亥革命,也就没有黄埔军校。

  其次,黄埔军校是现今岛内国军的陆军军官学校前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辛亥革命、台湾、黄埔军校的1911-1949历史性,是两岸切不断的历史连结,因为黄军校的陆军军官学校现在是存在的。

  其三,辛亥黄埔的核心精神为何?我们以事实印证,辛亥之前孙中山先生是诉诸“振兴中华”的民族主义以推翻满清。辛亥之后,军阀割据分裂,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重心就是“统一中国”,他语重心长地告诉国人“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保下来”“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能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最后,为和平统一救国大计,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病逝。

  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毕生为救中国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殚精竭虑,故“振兴中华、统一中国”就是辛亥黄埔精神,就是黄埔军校的建军使命。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