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学诚法师答中评:水有源头方能行远

http://www.CRNTT.com   2015-11-11 00:18:30  


 
  问:中国佛学院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是怎样的?

  答:佛教本质上是一种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其教育对象包含了法界一切有情。僧伽教育是佛教教育的核心和基础,由此佛教才能长久住世、代代相传。古代中国佛教教育的主要方式是丛林修行;近现代以来,佛学院教育开始成为培养人才的崭新方式。

  1956年,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法源寺发起创办了中国佛学院,从此成为中国汉传佛教教育的最高学府。中国佛学院以培养能发挥佛教优良传统的僧伽人才为宗旨,以爱国爱教为办学方针,学修并重为办学原则。既开设了丰富的佛学课程及人文社科类课程,又结合丛林式学修,比如上殿、过堂、诵戒等。经过近60年的经验积累,目前已具备相当规模的师资力量,并培养出许多德才兼备的僧才。其中有的成为国内诸方名山寺院及各级佛教协会的骨干;另有一些学僧则去海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学成后服务于海内外知名大学和学术机构。

  今年6月,中国佛教教育史上首批被授予学士学位的学僧在中国佛学院产生。这是自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次对宗教院校正式授予学士学位,具有划时代意义,亦开启了中国佛学院教育事业的新篇章。同时,佛学院新校舍也正在建设中。未来中国佛学院将朝着世界一流佛教大学的方向努力,希望为中华文化复兴及世界和平培养更多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

  问:佛教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答:佛教教育是断惑证真、转凡成圣的教育,是真正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根据佛教发展和时代需要,我们提出了“志、道、德、才、学”五字方针作为人才培养的标准。首先,要有“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高远志向,以自他生命的究竟离苦得乐为终生职志;其次,要道心坚固、德行卓然,具备清净离俗之节操、悲天悯人之情怀;再者,要有丰富的知识结构、跨学科的知识储备以及深广的智慧,能够用现代人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弘传佛法。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都需要佛教文化的重要参与。因此,我们要特别培养具备强烈社会责任感与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同时又了解现代科技文明、熟练掌握外语的国际性人才。

  佛教人才的精神核心在于出家僧众,但人才的来源却是广大信众及社会各界人士。所以佛教人才培养应涵盖僧俗、广纳八方,逐渐建立起针对不同层次、不同身份人群的全面教育体系。在人才培养方式上以道场为中心,同时向社会延伸,以觉悟人生、服务社会、净化人心的弘法利生事业广泛凝聚人才,并帮助人们在奉献利他的生命体验中完善自我、造福人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