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陈咏江:台湾青年泛绿化严重 统派青年缺扶持

http://www.CRNTT.com   2015-09-25 00:21:01  


 
  第二个表现是“台独”青年组建或参与激进政党。陈咏江指出,“岛国前进”发起人、“中研院副研究员”黄国昌不仅是“反旺中案”的主角,是“反服贸运动”的幕后操盘手,更直接推动新世代激进势力组党参政。黄凭借其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筹组所谓第三势力政党“时代力量”,以“制宪建国”为目标。学运社团“福尔摩鲨会社”则主动接洽并获台联党收编,成为台联党青年军,许多成员并在去年底“九合一”选举中获台联党资助投入到村里长选举中。

  陈咏江认为,台湾青年世代“台独”倾向增长的原因有二,第一个是日益本土化的社会环境。“亡其国必先亡其史”,如今台湾从20到35岁的新世代所接受的中小学教育背景,基本是从李登辉主政后期开始,正是台湾教科书本土化论述改革兴起的时候,所教导的内容不再是两蒋时代的大中华史观。马英九执政后,对导正认同动作迟缓,即便好不容易通过教改去除日本殖民色彩,但仍旧不脱离以台湾为中心的“同心圆”史观。这就让这代台湾青年世代的历史观、意识形态、生活经验,都是以台湾为主体,本质上仍是“去中国化”的。此外,这也是国民党全面退出校园及民进党大举进驻、长期经营的影响。另外,国民党退出媒体经营,“独”派金主对媒体的逐渐掌控也是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之一。威权时代,国民党对媒体有很强的控制力。 但随着2000年政党轮替及政党不得经营媒体的规定,国民党的媒体优势转变为劣势。如今,台湾各大媒体普遍掌握在亲绿财团手中,许多亲蓝媒体随着市场的竞争以及董事会结构的变化,也加入了绿营的元素,蓝营色彩在淡化。

  “打开台湾的电视节目,虽然蓝绿依旧分明,但实力对比悬殊,在26个政论节目中,可能有24个在批评执政的马当局,而以批评绿营为主的政论节目则往往因收视不佳而纷纷取消。”陈咏江说。

  民粹化加深的政治环境也是台湾青年世代“台独”倾向增长的原因。陈咏江指出,一是“两岸走近”成为“台独”话语中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李登辉、陈水扁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造成台湾错失转型升级的良机。如今,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快速发展,全球政经结构、社会结构快速变迁,台湾更是也不能免于其外。对于20-39岁的青年世代而言,面临严重低薪资、高失业率、高房价、分配正义、世代正义等问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