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潘飞:蔡英文真的能够处理好台美关系吗?

http://www.CRNTT.com   2015-08-18 00:16:03  


  中评社北京8月18日电(作者 潘飞)近期,部分民进党学者和大陆学者围绕民进党“总统”参选人蔡英文是否有能力处理好两岸关系和维持台海和平稳定进行了一些交锋,且不乏激烈言辞。其中个别绿营人士在为蔡英文辩护过程中,将6月份蔡英文访美受到所谓“高规格”接待和美方“友好”回应作为蔡英文能够处理好台美关系的重要例证。姑且不谈岛内外对蔡访美的真实效果如何存有分歧,要想评判蔡英文当选后,是否真的能够满足美国台海政策需求,维持甚至超越马英九任内“美台关系六十年来最好的状态”,需要考虑中美关系、两岸关系以及蔡英文个人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岂能仅凭美国对蔡访美“面试”的回应就让大家相信蔡有能力处理好台美关系。

  首先,中美在亚太地区的竞合关系难以给蔡英文拉近与美关系提供机会。在两岸政策难让美国完全满意、无法打消美国疑虑的情况下,蔡英文将迎合美国亚太战略需求作为讨好美国,赢得美国好感的重要切入点。在民进党看来,中美在亚太地区的战略竞争加强,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围堵”中国的需求加大,为提升美国对民进党的重视程度提供了机会。因此,蔡访美前后,民进党公布了12本“国防政策蓝皮书”,蔡英文及部分民进党人士在南海政策上配合美国有关南海“断续线”的诉求,蔡访美期间还鼓吹“美国是台湾最重要的伙伴”、“台美关系一直都是亚太和平稳定的基石”、“台美具有共同价值观和共同利益”,这些动作无非是向美国传达民进党有配合美国亚太战略的诚意,彰显“反中亲美”的民进党比“和中亲美”的国民党更符合美国亚太战略需求,以期增大美国支持和“保护”民进党的动力或压力。

  但历史经验和现实都表明,民进党利用中美冲突谋利的投机行为没有可行空间,只能是其一厢情愿的想法。一方面,尽管美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演进可能增大美国利用台湾干扰、牵制大陆的动因,但力度和效果会非常有限。幻想美国基于亚太战略需要而无视中国立场,大幅加强包括美台军事安全合作在内的实质关系是不现实的。对奥巴马政府而言,再平衡战略的目标是确立和维持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而不是让中国崩溃。“同中国发展强有力的关系是美国再平衡战略的核心”,一个动荡不安的中国对美国及世界而言可能都是“灾难”。因此不能夸大美国利用台湾牵制中国的战略需求。如果中美关系因台湾问题出现颠覆性发展,其重返亚太战略就很难说成功。另一方面,民进党高估了台湾和自身对美国的“棋子”价值。2009年以来,美推行重返亚太战略的历史表明,尽管美国从一开始就将台湾纳入亚太战略中,但日本、菲律宾和越南等传统盟友和新伙伴,才是美国用以牵制中国的主要战略棋子,台湾在美亚太战略中一直处于地位未明的状况。2014年初以来,美国务卿克里、助卿拉塞尔等官员不断强调台湾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一环”、“重要元素”,主要是回应美国国内保守派议员对奥巴马对华政策指责,并非是要大幅提升台湾在美国亚太战略中的地位。此种状况的出现,既是因台湾自身实力和地位令其难以为美国分担太多责任,更是因为坚持“台独”的民进党对美国而言是危险性极高的棋子,稍有不慎,就可能将美国拖入两岸冲突和中美冲突的泥潭之中。

  其次,蔡英文无法维持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的短板将极大制约其发展台美关系能力。马英九任内,美国之所以在军事安全合作、经贸、高层交往和“国际空间”等方面对台释出“善意”,帮助马英九制造政绩,除了马采取“低调、零意外”的“亲美”政策外,主要是马改善两岸关系的做法符合美国台海利益,美国希望通过台美关系对马在两岸关系上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背书。“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会主席薄瑞光公开表示,“稳定控管的两岸关系是过去七年美台关系取得重大进展的主要因素”。由于蔡英文拒不接受“九二共识”,未来如果蔡当选,两岸关系将因缺乏共同政治基础而再度紧张。目前部分美国学者和绿营人士就对未来的两岸关系前景感到悲观,认为蔡当选后可能出现两岸官方对话中断,经贸交流紧缩和台湾遭遇“雪崩式断交危机”等状况。两岸关系不稳会让美国对蔡的两岸政策保持警惕和防范,不利双方互信的累积,将抑制美国强化与台关系的意愿,增大美处理对台军售等敏感议题的顾虑,以免向中国大陆和民进党发出错误信号。在此状况下,蔡英文发展台美关系的空间必然严重受限。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