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 |
刘国深:试论深化两岸政治互信的社会基础 | |
http://www.CRNTT.com 2014-12-16 00:37:41 |
结 语 两岸政治互信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现阶段只要维护好两岸政治关系的法理基础,建立基础性的政治互信即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在不挑战两岸之间的人民、领土和主权关系的前提下,双方可以在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差异方面展现出更大的耐心和包容。尽管台湾社会发展先行一步,但两岸双方在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上还是各有所长的,正如陈孔立所言两岸现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应当和平共处,各抒所长,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过程中,双方要以进步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模式,共同建构新型的生活方式,造福于两岸人民⑩。2000年以来的台湾政治变化已经证明,片面过激的言行对两岸民众来说意味着紧张和不安,不利于两岸生活共同体的重建,也不利于两岸政治互信的提升。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在台湾真正走出“民主泥淖”之前⑪,台湾社会在具体的两岸政治互信议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同意见和主张是正常的,大陆方面要看主流,看大趋势,对不同意见抱持尊重、关怀、不纠缠的态度理性面对,在相对的政治互信基础上,大胆地推进两岸民间社会的交流合作,以为深化两岸政治互信营造更加健康稳定的两岸社会基础。 ①拙文,“增进进岸政治互信的理论思考”,台湾研究集刊,第6期〈2010年〉。 ②朱卫东,“对进一步增进两岸政治互信的战略思考”,台湾研究,第1期〈2012年〉。 ③“张志军在三藩市侨界招待会的讲话”,http://news.ifeng.com/a/20140906/41890164_0.shtml。 ④“两岸政治互信须通过具体实践”,台湾新生报,2014年3月19日。 ⑤“擅提五项原则,削弱两岸政治互信”,http://www.huaxia.com/thpl/sdfx/3907572_2.html。 ⑥张百达,“增强两岸政治互信的路径选择”,http://www.21ccom.net/articles/zgyj/thyj/article_2012100968893.html。 ⑦沈惠平,“社会认知与两岸互信的形成”,台湾研究集刊,第1期〈2013年〉。 ⑧王建民,“海峡两岸社会发展差异及因应策略之异同”,文见周志怀主编,积淀·跨越·创新—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成立卅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年〉,页529。 ⑨陈先才,“两岸特色民间社会融合问题研究”,台湾研究集刊,第4期〈2014年〉。 ⑩陈孔立,“台湾生活方式解读”,台湾研究集刊,第4期〈2014年〉。 ⑪“深陷呛声泥沼里的台湾民主”,联合报,2009年4月26日。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