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外资退潮未必导致中国制造业衰落

http://www.CRNTT.com   2014-10-26 10:40:15  


  中评社北京10月26日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成长为世界最为主要的外商直接投资目的地国之一,外商直接投资被视为中国经济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也在2009年一跃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东道国,但这种外资迅速流入的形势却从2012年开始发生着剧烈的转变。

  中国网刊登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博士研究生蒋为文章称,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外资流入一改增长的势头,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925家,同比下降10.0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17.16亿美元,同比下降3.7%。这种趋势在2013年也未能得到明显转变,2013年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下降8.6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5.25%。进入2014年以来,截止8月,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5200家,同比增长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83.4亿美元,同比下降1.8%,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从现实中来看,外资退潮也已经开始初步显现。从2012年开始,耐克、阿迪等跨国公司相继成为外资迁徙的候鸟,长三角、珠三角代工工厂相继出现倒闭潮。大量跨国巨头选择将工厂迁回本土或者迁至东南亚一些国家。美国、欧盟则提出“实业再造”计划,越来越多的商品逐渐转变为“越南制造”、“印尼制造”等等,中国制造的地位似乎岌岌可危。一时之间,外资退潮在媒体、学界中均成为关注的重要命题之一,有媒体与学者甚至认为中国制造已经是穷途末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前景似乎变得极为黯淡。

  文章分析,为了搞清楚外资退潮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不妨先廓清2012年以来中国外资为何退潮。关于外资退潮,最为受到追捧的一个原因在于中国劳动力成本的迅速上升。数据显示从2005年至2010年,中国工资涨幅达69%。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与刘易斯拐点的来临均导致中国过去三十年经济增长所依赖的人口红利即将宣告终止。劳动力成本的迅速上升,导致跨国公司不得不开始寻找新的生产基地。从目前迁移外资的行业特征来看,无论是阿迪达斯、耐克,还是佳顿公司、福特汽车等,其来华目的均为追求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但当中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后,中国对这些企业的吸引力正逐步下降。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无疑是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外资企业真的会因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而掀起一股撤资潮么?这显然是过于夸大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于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对于外资吸引的影响,在过去的报道与研究中均被显着地夸大了。中国不仅具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吸引外资企业进入中国,至少还有另外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外资企业希望通过在华投资设厂,从而进入到中国消费市场,这一因素不应当被我们忽略。近几年来,中国消费增长始终非常强劲,中国市场几乎成为了任何一个跨国公司不得不考虑的蛋糕。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入到中国不仅是为了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更重要的则是打入中国消费市场,从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中分一杯羹。另一方面,中国劳动力质量、基础设施条件与营商环境远远优于东南亚国家,这更是非洲国家难以相比的。外资企业很难在短时间里寻找到足以替代中国作为生产基地的下一个目标国。越南、印尼等国显然在劳动力市场规模上远远无法弥补中国的缺口,而且其在劳动力素质上与中国相比相差甚远。印度、墨西哥等国则腐败盛行,营商环境也是让众多跨国公司望而却步。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国家在政治的稳定性、治安情况、基础设施状况上与中国的差距也是不言而喻的。跨国公司可能在长期时间里,将逐步培育新的生产基地,但很难在短期内大量迅速逃离中国,这对跨国公司也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因此,目前媒体与学者对于中国外资退潮的观点过于悲观,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中国制造还远不是穷途末路。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