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对贸易顺差在进口缩量下大增的冷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4-08-18 09:37:00  


  中评社北京8月18日讯/虽然今年前7个月中国进出口仅仅录得了同比增长0.2%的微弱成绩,但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月至7月中国却新增贸易顺差9249亿元,贸易顺差扩大18%,尤其是7月的贸易顺差量劲增2919亿,扩大1.7倍,创出单月历史的最高增长纪录。顺差形成的常规机理,就是出口大于进口。数据表明,今年1至7月,中国实现出口7.82万亿,同比增长1.1%;进口6.9万亿,同比下降0.8%。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并没有完全得到排解的情况下,出口的显着提升无疑对稳增长构成了有力的支撑。

  上海证券报发表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张锐文章表示,与过去贸易顺差叠加环境下出口与进口的同向增长完全不同,今年以来贸易顺差的增长是以进口大大慢于出口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贸易顺差的“放量”是因为进口的“缩量”而得到了非同寻常的结果。资料显示,今年1至7月,中国出口规模比去年同期增长500多亿美元,但同时进口数量仅增长100亿美元,尤其在上半年进口额度同比下降0.6%之后,7月再度萎缩1.6%,环比下降趋势显着。进口的急剧收缩,反映出的是国内市场需求的羸弱以及经济增长不尽如人意的现实。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4%,虽然我们可以将这种结果理解成是一种“新常态”,但进口的“缩量”也确确实实让我们感受到,在经济转型期要守住经济增长的“底线”有多么不容易。

  贸易顺差增长的同时经济增势不给力,至少说明仅凭出口拉动经济的力量十分有限,或者说独木难支,经济增长必须转移到依赖于消费这一内生性引擎之上。然而,这一令人耳朵生茧的命题能否最终破解,却取决于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的程度和效果。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8.8%,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名义增长10.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3%。已经持续了10多年的“国富民弱”格局还在不断得到强化。有趣的是,在民众收入连连“跑输”财政收入的同时,消费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却日渐式微。资料显示,2001年,中国居民的消费率为62.3%,但如今却下降到了47.4%。结论由此相当清楚,只要中国的财富未能得到有效的再配置和民众消费不能得到真实的提振,未来中国的进口需求还将继续萎靡,由此所产生的顺差也许还会持续,只不过这种顺差对于促进经济增长能有多大的实质性意义就值得玩味了。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