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韩自贸区的特别期待

http://www.CRNTT.com   2014-07-06 09:56:34  


中韩自贸区一旦建成,预计中国的GDP将增长1%至2%,韩国增长2%至3%,届时中韩有望形成一个人口高达13.5亿、GDP高达11万亿美元的共同市场。
  中评社北京7月6日讯/由于是就任国家主席以来首次专程对单个国家的国事访问,习近平的韩国之行不仅被外界赋予了特别的地缘政治意义,而且媒体普遍认为会对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的签署起到助推作用。由于随后将在韩国展开中韩FTA的第十二论谈判,两国自贸协定极有可能在年底落地。

  上海证券报发表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张锐文章称,借助于紧密相连的地理优势和两国产业的互补优势,尤其中国向韩国提供的劳动力低成本的投资空间,两国建交22年来的贸易额年均保持了20%以上的惊人增速,双边贸易总额净增长50余倍。去年,中韩贸易额首次突破2700亿美元,中国已成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第一大出口和进口市场。中韩地缘政治关系乾净与简单,而两国文化交流融合度超过所有亚洲国家,中国需要来自韩国的工业品和终端产品,韩国对来自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间产品也存在巨大的需求。两国经贸关系有着再上一个台阶的厚实基础与强大引擎。

  从2012年5月至今,中韩就双边FTA先后经历了十一轮谈判,已就废除关税的产品比例和进口额比例初步达成共识,并在原产地规则、贸易救济、技术性贸易壁垒、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环境等广泛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从目前来看,中韩双方都希望在今年年底结束自贸协定的谈判。而中韩自贸区一旦建成,预计中国的GDP将增长1%至2%,韩国增长2%至3%,届时中韩有望形成一个人口高达13.5亿、GDP高达11万亿美元的共同市场。

  文章分析,与中韩FTA谈判几乎同时启动的是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形成这种重复叠加的特殊场景,完全是因为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进程受阻。从三国提出构建多边FTA,到正式启动谈判,经过了长达10年的预热,而从迈开谈判步伐至今的3年,三国仅有四轮谈判,除了签署《中日韩投资协定》官方文件外,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方面鲜见任何实质性进展。

  除了三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竞争力、对外开放程度和关税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外,日本是掣肘中日韩FTA的最主要因素。传统上,日本对于它的东亚经济雁阵结构情有独钟,这种结构设想的是日本主导,韩国靠后,中国更为靠后。然而,韩国产业迅速升级从而在高科技、电子领域所凸显的优势已将日本甩在了后面;中国市场的扩容力量以及GDP体量的赶超也让日本倍感失落。边缘化之下,日本推动三国自贸区谈判的意愿下降。

  更为关键的是,日本去年正式参加由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的谈判。作为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重要步伐,TPP已吸引了新加坡、澳大利亚、秘鲁和越南等11国参与,而且诸国已正式签署了TPP协议。虽然TPP严格意义上是一种多边贸易安排,但仰着美国鼻息过日子的日本却将其视为可加固日美同盟关系从而在亚洲抗衡中国的又一个砝码,而且TPP本身就有“制衡中国”的企图。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