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打造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http://www.CRNTT.com   2014-04-30 08:25:10  


长江经济带升级为国家战略对于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调整区域结构、实现中国经济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中评社北京4月30日讯/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重庆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人民网发表财经部记者夏晓伦述评文章表示,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支持内陆城市增开国际客货运航线,发展多式联运,形成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对外经济走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作出了重要部署: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推进梯度发展。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密度最高的经济走廊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可开放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内河流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升级为国家战略对于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调整区域结构、实现中国经济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指出,如何建设长江经济带,发挥其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动能”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4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让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进入一些具有自然垄断性质、过去以政府资金和国企投资为主导的领域,长江经济带的项目建设要面向社会公开招标,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以合资、独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建设营运,同时还要扩大更多领域向社会资本开放。

  其次,推动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转型升级的核心是创新驱动,要更多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而不是走粗放式增长的老路,长江流域各省市都面临这个难点。

  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之间存在显着的产业梯度和要素禀赋差异,产业能级沿长江流向呈现递增趋势,要素丰裕度则沿长江流向递减。在要素价格普遍上涨的当前,上、中、下游地区之间应该立足于自身的比较优势展开更高层次的分工合作,对符合比较优势的区域特色产业应加以优化升级,对比较优势错位的产业则可以利用天然的长江航道和发达的沿江综合运输体系实施产业转移,淘汰落后产能,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实现关停并转,实现产业合理布局。

  从产业定位来看,上中下游各具特色,转型升级的方向也不太一样。长三角作为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达,科技实力雄厚,改革开放较早,应该成为高科技研发中心、金融贸易中心和高端产业、总部经济的集聚地;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具有良好的装备制造基础,产业配套能力比较强。而且区位条件好,交通四通八达,物流成本低,应将其打造成中国的制造业中心;上游地区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应依托资源加快科学发展,以资源型产业为主体,对资源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