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下中国制造业的反思

http://www.CRNTT.com   2014-02-23 08:39:12  


  中评社北京2月23日讯/无论是从工业增加值指标,还是从经常贸易账户余额来看,美欧发达国家在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推行的“再工业化”发展战略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如火如荼之际,中国制造业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出路何在?学者罗宁今撰文《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下中国制造业的反思》:

  无论是从工业增加值指标,还是从经常贸易账户余额来看,美欧发达国家在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推行的“再工业化”发展战略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根据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未来六年美国工业竞争力将持续上升,每年将从其他出口大国“夺取”700亿到1150亿美元的制造业出口额。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前景却出现令人忧虑的迹象。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1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PMI降至荣枯分界线之下,而产能过剩问题在近些年更是一直困扰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在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如火如荼之际,中国制造业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出路何在?

  应当看到,在现有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发达国家主要占据产业链高端环节,中国制造业仍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目前的产业转移压力主要来自于其他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直接竞争关系不明显。因此,“再工业化”中出现的制造业回流发达市场,对中国虽会有一些影响,但总体冲击程度有限。此外,就中低端环节而言,中国除了人力成本较低以外,还在产品供应链等方面具有优势,国内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较大,对外资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受到全球经济复苏疲软及欧债危机持续恶化等因素影响,201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FDI)金额同比下降3.7%,但2013年迅速扭转跌势实现了4.8%的增长,全球对华投资的总体趋势尚未扭转。

  但需要警惕的是,发达国家可能将通过“再工业化”再次占领制高点,对中国提升产业竞争力形成挑战。在即将到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谁为主导虽然尚未有定论,但“再工业化”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结合,将可能使发达国家在科技、信息、资本等方面长期积累的优势进一步强化,抢占全球产业链关键环节,主导新型装备、新材料的生产和供应,成为未来科技革新与产业革命红利的主要受益者,这将对中国提升产业竞争力形成挑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