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蔡团队吹响缩短最后一哩路的集结号?

http://www.CRNTT.com   2014-01-20 09:30:35  


 
  因此,在五月间进行民进党主席选举时,如果党内的开放派能充分掌握舆论,推动民进党内接受调整党的两岸政策的思维,蔡英文就能成功挑战苏贞昌。紧接着,蔡英文就将紧紧掌握党内思维的微妙变化,充分利用党机器推动调整党的两岸政策,并在行动上还将会有新的作为,说不好就是承接着上述的民共智库交流的模式,再以“小英基金会”以至是民进党的名义,扩大邀请大陆学者赴台交流,讨论范畴甚至是扩大到政治、军事领域, 以至是缔结“民共非党际版”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

  何况,在组织上,蔡英文也占有优势。目前来看,只有游锡堃与苏贞昌结盟,但还不是很牢固。而在蔡英文这边,则有“新潮流系”和谢长廷力挺。这次前往大陆访问的萧美琴、蔡其昌就是当年的“十一寇”成员,而邱太三则是“新潮流系”大佬,江春南虽然也曾随同苏贞昌外访,但从思维定势看,更接近于蔡英文。

  最值得注意的是,就是在二零零八年民进党主席选举,及二零一一年“总统”党内初选时,都曾以“穿裙子的不能选”为理由攻击蔡英文的辜宽敏,其所创办的智库所作民调,是蔡英文高于苏贞昌二十个百分点,因而辜宽敏要求苏贞昌弃选。这不单止是泛绿重要智库的结论,更因为辜宽敏是民进党内“独派”的标杆人物,凸显了连“独派”都间接支持蔡英文的“缩短最后一哩路”的主张。

  陈水扁任内,委任了三任“陆委会”主委》蔡英文、吴钊燮、陈明通。目前的力量对比是,蔡英文与陈明通结盟,等于是二比一。而吴钊燮的特长是国际关系,再加上曾任驻美代表,在美国拥有一定的人脉关系;而陈明通的特长则是两岸关系,并曾拟制过“第二共和宪法”草案,这对蔡英文提出新的决议文有利。就此,“蔡陈团队”优胜于“苏吴团队”。尽管美国的支持很重要,但这是建基于两岸关系之上的。苏贞昌的“独派”作为,与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相差无几,美国又怎能支持得过?相反,蔡英文只要能调整两岸关系,即使没有亲身赴美去作说明,美国也将会“有感”。再加上美国出于其对“政党轮替”普世价值的追求,并担心国民党继续长期执政下去,不但是民进党的政治人才将会凋零,不利于“政党轮替”成为常态,而且担心台湾政局将会朝向“统一”发展,不符其“维护现状,不统不独”政策,反而会改变主意支持蔡英文。毕竟,蔡英文即使是会“弃独”,也没有“趋统”的可能。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