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建立中小型银行体系以促进企业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13-10-26 10:54:16  


 
  其三,货币产出效率急剧下降。金融危机以来,中中国“货币超发”现象日趋严重与中中国的货币-经济产出效率大幅下降有直接关系。即使银行资金能够贷放出去,货币供给增加,但是货币供应量增加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大小还依赖于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中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在经济危机中急剧下降,由2008年的0.63急剧下降至2012年的0.51,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近20%。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反映了一定量的货币供给实现中国内生产总值的水平下降,即货币扩张对经济产出效果和效率的下降。

  文章指出,中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发展支持实体经济的金融体系,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避免金融经济偏离实体经济的实际需求,实现金融体系建设的目标从资金筹集型向资源优化配置型转变。一方面,通过宏观审慎控制金融系统顺周期性、控制信用的扩张速度,避免走向过度负债型经济。与此同时,加快利率市场化、资产证券化以及直接融资等全方位金融体制改革,疏通社会资金在金融体制内外的循环。

  另一方面,优化金融体系结构,促进金融转型与实体经济转型相匹配。首先,针对中小企业和微小企业应该建立与之相匹配的中小型银行体系。世界上大多数中国家都通过设立专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如法中国的中小企业设备贷款银行、加拿大的联邦企业发展银行、韩中国的中小企业银行等,都是政府设立的专门用于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

  文章认为,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可建立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中小型银行体系。由于中小型银行具有很强的地方性,与当地中小企业有着更多的直接接触,尤其是小型地方银行与一些中小企业本身就有着产权关系,在信贷结构、资产结构、业务结构、收入结构和盈利结构等方面与中小企业有更好地匹配。

  此外,金融发挥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这其中,积极实施科技成果“资本化”战略也是应重点考虑的问题。当前应该建立起有别于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金融体系而转向更加有利于经济升级、产业自主创新的现代金融体系。这类金融体系应该作为中国家的战略投资体系,通过运用政府财政投入、企业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创业风险投资、银行信贷投入、资本市场融资和科技基金等手段,全方位地为中国经济实现升级版提供系统性的金融支持。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