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留美越南青年眼中的国家认同

http://www.CRNTT.com   2013-10-09 11:57:27  


2012年,越南在美留学生总数为15,572人,在美国国际学生中排名第八。(美国驻越南大使馆网站/图)
 
“宁做美国牛,也不做越南牛”

  何中建的家庭,至今仍享受着战争带来的荣誉:他们住在政府提供的大房子里,享受作为军属的特殊津贴,偌大的客厅里,挂满了战争时代留下的勋章和锦旗。对于战争,长辈们绝少提起。他的爷爷辈全部死于越战,两个舅舅也长眠战场。

  1975年越战结束时,至少有320万越南人死亡。战争给越南留下了88万孤儿、100万寡妇、20万残疾人和满目疮痍的地雷区。

  “越南年轻化程度高,劳动力和消费能力强。”中国国际关系学院东南亚专家郑晓明说,越南的人口结构在近3年里已达到了最佳状态,但在越南年轻人中,有许多都和何中建一样,怀揣着一个“美国梦”。

  “美国代表着机会、奋斗与理想。”何中建的越南朋友间流行一句话:“宁愿在美国做一只牛也不要在越南做一只牛。”他们认为,美国意味着自由和机会。

  何中建说,虽然越南“高楼大厦多了,路变漂亮了,吃的比以前好了”,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年轻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学会的竟是贿赂。高中毕业后,何中建原本拿到了越南国家大学的录取通知:“我想我会是国家培养的人才,毕业后肯定有前途,但后来发现进入好的公司一定要有钱去买职位。”于是,他放弃了在越南上大学的名额,到西雅图一所社区学院,从专科读起。

  来到美国,也意味着他们必须面对各种敌意与矛盾。

  何中建记得越南历史教科书中对美国的描述:“我们学到越战统一了越南、抗击了美国侵略者,是伟大的胡志明主席把我们从美国手中解救出来。”而美国历史书对越战的描述是:为了停止在南亚半岛上的争端,并且牵制中国对整个南亚的统治,美国帮助越南人民发动了这场战争。

  29岁的尼娜曾是越南国家教育大学的语言学老师,四年前,她来到密歇根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因为“美国是全世界语言学最发达的地方”。

  2013年,她以国际学生的身份,参加了州政府的“世界计划”,向小学、中学和教堂的人们介绍自己的国家。尼娜发现,“一些人仍然憎恨越南,他们对我说话时的语气很不友善。”很多美国人并没有走出越战时期对越南的认知。

  “那是因为到今天为止,越战仍旧是部分美国人对越南唯一的记忆。”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政治学者布兰德利.沃马克解释,这并不代表美国人对越南仍有普遍的敌意。“许多美国人并不了解越南的工业和社会,看到一个越南人,他们所能想到的话题就只有战争。”

  越战期间,美国约5.6万余士兵丧生,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这对美国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心灵创伤。

  尼娜在向美国人讲述越南时,经常有意跳过一些刺激性的历史。“现在的越南人习惯于向人们传递友善的讯号,”尼娜说,“我们害怕战争,永远不愿意再发生战争。对我们来说,和平难能可贵。”

  在美国,敌意也可能来自同胞。

  日内瓦协议把越南分成了两个政治半径,以河内和胡志明市各为中心。越战期间,尼娜两个舅舅都参加了战争。“可笑的是,我的一个舅舅为南方打仗,另一个舅舅被拉到北方部队。”在家庭聚会中,他们不时互相调侃,越战俨然成为一个“家庭内部战争”。

  中国东南亚研究中心副理事长、越南史专家戴可来说,“用越南人打越南人”是美国在越战初期的重要战略目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南越与北越的仇视。

  战后,新政府对南方实行强力镇压政策,共有10万-20万南越公民被处决,约100万越南人及华人逃出越南,来到美国。

  美国籍南越同学第一次邀请他去家里吃饭时的窘境,何中建始终难以释怀:当同学妈妈知道他来自北越军人家庭,曾毫不留情地用“非常坏”的词语来形容他。

  “一夜之间,北方军队来‘解放’了南方。南方人丢了工作,只能背井离乡逃到美国,换成是你,能不生气吗?”何中建解释。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