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货币政策应配合经济战略转型

http://www.CRNTT.com   2013-07-04 08:25:48  


自2008年11月以来国内执行的货币政策整体而言极为宽松
  中评社北京7月4日讯/李克强总理不久前在在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上提出:“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凸显了洞悉中国经济沉屙的总理在破解经济难题方面的新思路。

  经济增长模式牵制货币政策

  证券时报发表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章玉贵文章认为,今日中国经济的诸多问题,本质上是既有经济增长模式迟迟负效应的陆续表达。以时间波段来说,1979年至1995年这16年间,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全民补贴生产”。从工具价值来说,确实取得了显性成果,平均每年超过9%的经济增速即是明证。但宏观经济风险不断累积,经济内外失衡却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政府人为压低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尽管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和增加盈利,也将大量的国外资本吸引到了中国,中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得以迅速提高,但投资冲动与出口的过度增长现象相当严重;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以及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使得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消耗了大量能源和原材料。这种效率低下,“杀鸡取卵”的经济增长方式,不仅难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更进一步恶化了资源供给条件,破坏了本已十分脆弱的环境承载能力,使得不少地方经济陷入收益小于成本的恶性循环状态。

  1995年以来,中国则形成了出口导向、被动超发货币的经济模式。而这种经济模式的恶果之一便是通胀。耐人寻味的是,1995年,中央在制定“九五”计划的时候已经明确要求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2005年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时候,又再次提出要把转变增长方式作为今后5年的经济工作的重心内容;2007年的十七大重申必须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三个转变;但从2008年的那场金融危机似乎打乱了中国经济转型的战略部署。中国在2008年11月5日出台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在保增长、促发展的层面上是成功的,其在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史上也将有其历史地位。只不过现在回过头来检讨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的得失,我们既要看到政策执行的积极效应,更不能忽视业已出现的负面影响。在全球经济复苏仍有可能出现反覆且国内经济复苏的内生性不明显的情况下,决策层当时不敢立即让既有货币政策“功成身退”。而在具体政策执行过程中,各地、各市场主体又是不同程度地偏离了中央的政策初衷,导致后来的货币政策转换面临更大的成本。

  事实上,自2008年11月以来,国内执行的货币政策整体而言极为宽松。数据显示,自那时起到2010年12月的这两年多里,商业银行信贷增长达到18.75万亿元,再加上银行将近3万亿元的表外业务,则总量接近22万亿元;差不多相当于1998年至2007年这10年间的信贷总和。特别是2009年至2012年这3年,M2增长问题已经极为严重。2012年12月末,这一数字为97.42万亿元,而今年5月末,M2则增加到99.31万亿元,逼近百万亿元。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