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美关系迎来“毛泽东—尼克松”时刻

http://www.CRNTT.com   2013-06-05 09:55:57  


资料图:2012年2月14日,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华盛顿白宫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新华社记者 刘建生 摄
  中评社北京6月5日讯/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登载赵明昊文章《中美关系迎来“毛泽东—尼克松”时刻》,文章说,中美两国领导人需要以超越前人的全球视野、战略格局、历史远见和政治智慧,对未来数十年的中美关系进行“再定义”,人们期待着“改变世界的庄园会晤”和一份非凡的《加州联合公报》。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于本周在美国加州举行“庄园会晤”,这是一次打破外交常规和礼宾凡例的中美峰会,对于两国规划和把控未来数年双边关系发展走向,具有极为重大的历史意义。

  虽然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作为一种正式理念和官方表述是近几年才提出的,但从其精神实质而言,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历史开端却可以追溯至40多年前毛泽东和尼克松(尼逊)的会晤。

  1969年,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反共斗士”、来自加州的理查德.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他所面对的最棘手外交问题就是如何结束越战并体面地从越南撤军,以及如何应对日益咄咄逼人的苏联勃列日涅夫政府,扭转美国在美苏冷战中日显颓势的处境。而在这两大问题上,中国都可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时,中国与北越政权存在特殊关系,是“援越抗美”的主要力量;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则是日益恶化,苏联在中国北部边境加大军事部署,“苏联修正主义”成为比“美国帝国主义”更加紧迫、更加严重的威胁。

  1969年3月和8月,中苏在珍宝岛、新疆地区分别爆发武装冲突。苏联对华发出明确的战争威胁,并不断就出手“教训”中国试探美国方面的态度。但尼克松和基辛格敏锐察觉到这是与中国缓和关系、共同应对苏联霸权的天赐良机,他们决定“拯救昔日的敌人”,并避开美国国务院、国会等,通过巴基斯坦、罗马尼亚等多个秘密渠道与中国方面进行接触,探索两国关系实现“解冻”的途径。为了表达足够的善意,还特地调整了美国第七舰队巡航台湾海峡的做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