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九月份消费价格水平的含义

http://www.CRNTT.com   2012-10-18 08:36:22  


  中评社北京10月18日讯/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12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9%,环比上涨0.3%,前9个月比上年同期上涨2.8%。这一指标变化释放哪些信号?是否意味着中国告别了通货膨胀呢?经济逐步走向好转呢?

  观点中国发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胡江云文章分析,同比、环比数据进一步回落,显示出物价总水平得到有效调控,但是这些数据本身只能说明前一阶段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得到控制。统计数据能不能全面说明价格总水平的影响因素,体现在调查的核心价格数据、调查统计点的合理性与全面性。众所周知,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使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说明,包括有形的物质消费和无形的服务消费两个方面。中国居民消费主要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8大类,商品和服务细分达到262个基本类。一些衡量消费价格水平的内容没有纳入,全国统计消费价格水平的抽样数据仅涉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500个市县,价格调查点包括食杂店、百货店、超市、便利店、专业市场、专卖店、购物中心以及农贸市场的6.3万家。这些调查点是相对固定的,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原来的统计内容不适应新形势,核心价格数据与非核心价格数据需要动态调整,特别是服务价格数据统计不准确,并不能够客观说明实际情况。

  影响消费价格水平的因素呈现滞后效应。通常,货币发行量和货币流通速度较大地影响消费价格总水平。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独立经济体之内,货币发行量增加,货币数量超过经济运行中所需求的货币量,就有可能造成价格水平上涨。同等情况下,货币流通速度加快,相当于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也有可能造成价格水平上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多次采取积极的、宽松的货币政策,特别是美国实施量化宽松(QE)措施,继续增加美元的货币发行量,导致全球的消费价格水平上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难以独善其身,也深受美国货币政策之影响,出现输入性的通货膨胀,经济社会影响明显存在滞后期。近来美国宣布实施QEIII措施,其影响将滞后一段时间,体现在中国价格水平可能上涨。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