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通过改革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 

http://www.CRNTT.com   2012-10-08 09:01:22  


 
  李佐军:我认为,要想真正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注重制度的设计,或者体制机制设计。如果不进行制度创新,可能还会回到过去那种城镇化发展道路和模式上去。所以,要想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通过改革。具体来说,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举措:

  第一,要强调市场在城镇化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的引导,促进各种层级、各种规模的城市发展。有人说,城镇化要以大城市为主,或以中等城市为主,或以县城为主,或以小城镇为主,我认为这都是不科学的。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城市应该是市场自发调节的结果。需要警惕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的过度作为,以避免政府扭曲城镇化进程或拔苗助长推进城镇化。

  第二,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身份障碍。城镇化是农村人口进城的过程,农民进城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户籍问题。过去我们实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使得农民面临比较大的制度障碍,所以我们必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要按照国际通行做法,逐步建立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以居住地来划分城市人口和农业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使城乡公民在户籍上完全平等。

  第三,推进劳动就业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就业障碍。稳定的就业才能使进城农民不至于再次返回农村,才能有效推进城镇化进程。所以必须打破城市的保护主义,取消严格限制农民工就业范围的歧视性政策,促进城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改革僵化的用人制度和人事制度,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招聘包括农民在内的各类人才。取消农民外出务工许可证、流动就业证制度,归还、赋予和保护农民自由择业的权利,保障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障农民工享有与当地居民同等的福利保障待遇和公民权利。同时,把就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推广到城乡所有劳动者,加快城乡就业信息网络的建设,建立全国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供求信息中心,促进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第四,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产权障碍。如果农民在农村的土地不能顺利流转、土地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保障的话,城镇化是很难顺利推进的。只有解决这个问题,农民进城才没有后顾之忧,否则,农民可能变成“两栖公民”,一会儿在农村,一会儿在城市。所以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改革的方向是农民要获得永久的土地使用权,甚至部分土地所有权。要让农民土地尽快流转起来,使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一起优化配置。要促使进城农民以合理价格转让土地,获得应有的土地权益,增加农民进城创业的启动资本。同时也要推进城市土地制度改革,尽快建立城乡统一土地制度。
  
  第五,加快福利保障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利益障碍。过去,中国实行城乡二元的福利保障制度,使得农民进城面临极大的障碍。尽管农民进城了,但不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保障待遇。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福利保障制度,解决过去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福利保障制度,逐步消除城市市民享有的福利保障特权,大力推进城市包括房地产、医疗、养老等在内的各方面制度改革,让农民也回到福利保障的大家庭中来。当然,建立全国统一的福利保障制度肯定需要一个过程,现阶段可以考虑先逐步建立起一种既符合社会保障发展趋势又符合当前国情的、过渡性的、能使城乡社会保障有机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可以考虑从农村土地增值收益中拿出一部分来,建立农民进城的保险基金。

  第六,改革投融资体制,形成新的城市建设扩张机制。要改变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单一靠政府财政投入的老办法,要向政府投资、社会集资、企业投资、居民入资、国外引资等多渠道发展。也就是说,要使国家建成、居民享受的政府单元投资体制,变成政府、企业、居民多元投资体制。通过政策的引导,提高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大企业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参与城市建设,也可以考虑将部分的城市基础设施逐步进行商品化、市场化运作。通过城市建设体制的改革,逐步改变建城收益小于建城成本或者政府投资得不偿失的不均衡状态,以逐步缓解城镇居民增加和城镇基础设施不够的矛盾,消除政府对城镇人口增加的恐惧,形成正常的城市建设扩张机制。

  第七,改革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除了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政府机构和人员外,还要改革城市等级管理体制。近期至少要将城镇等级适当减少,如对“市管县”体制加快进行改革。同时,对行政区划体制进行改革,为按经济规律调整城市体系结构创造条件。

  第八,尽快建立有利于城市节能减排的制度。要推进绿色低碳城镇化,就必须尽快建立起有利于城市节能减排的制度,比如碳交易制度、污染排放交易制度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