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经济:正确研判形势 着眼长远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12-07-24 08:12:32  


 
   一、稳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

  “保增长”与“调结构”一直是中国经济所追求的两大目标。但由于“保增长”一般是着眼于目前的增长,而“调结构”则放眼于未来的增长。因此,“调结构”相对于“保增长”具有“软约束”的特性。当两者相遇时,“调结构”往往会让位于“保增长”。2008年为刺激经济而采取的4万亿投资计划就是一个明显例证。时隔不久的2012年中国经济很可能又面临同样的境况。据调查,尽管有清洁能源等项目获批,但如今大部分在国家发改委的获批项目仍然集中在钢铁、机场、铁路、发电厂等基建领域,基本和上一轮4万亿投资的项目类型无特别明显差异。因此,本轮稳增长如何与调结构有机结合是检验宏观调控是否适度与有效的最重要指标。无论是今年,还是“十二五”时期,对中国经济而言,速度并不是问题,结构才是“心腹大患”。一味地追求增长率会延误长期的结构调整,本轮稳增长要在2008年4万亿投资计划经验的基础上,在“稳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要把新投资项目与实施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与优化经济结构、淘汰落后产能结合起来,努力实现速度、结构和效益的统一,为中国经济可持续的良性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二、稳增长与保就业相结合

  当前,多重因素叠加导致中国今年的就业形势异常复杂。各类总量、结构性矛盾的交织共同增加了就业市场的结构性、周期性、失衡性压力。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12年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达2500万人,比“十一五”时期的年均数多100万人。最新统计显示,二季度中国就业市场用人需求比上季度有所减少,求职人数有所增加,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环比及同比均降。专家预测,就业压力可能在下半年加大。因此,本轮稳增长必须与保就业相结合。应当以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的上升,而非那种无就业的增长。考虑到未来经济增长“调结构”的要求,从产业角度看,新投资项目不能陷入传统产业的“怪圈”,而是应当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三网融合的信息化建设等,以新的增长极来解决就业量的增加。近日,温家宝总理在四川省考察时特别谈到物流业的发展。作为服务业,物流业的两大功效就是能够降低产品的总成本与较多吸收劳动力。另外,应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步伐,转变劳动者就业观念,提高劳动者就业素质,健全企业职工培训制度。

  三、稳增长与抓效益相结合

  今年以来,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对许多企业而言,比增长率下滑更为可怕的是利润的大幅度下滑。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今年1—5月,中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4951.42亿元,同比下降1.6%;而实现利润仅为25.33亿元,同比下降415.6亿元,降幅94.26%;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加27.38倍,亏损面达到32.5%。中国钢铁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已从2008年的7.74%下降到目前的几乎零利润。财政部新近发布的数据显示,1—6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0203.8亿元,同比下降11.6%。而成本费用反增12.8%。利润的大幅度减少充分反映了当前中国经济粗放式模式下企业增长的“速度—效益”型特征。因此,本轮稳增长需要同抓效益相结合。对政府而言,应当实施更具针对性的财政、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注重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来减轻企业负担;货币政策要着力解决信贷资金供求结构性矛盾,特别是要解决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企业而言,当务之急则是通过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升效益。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