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国收入分配新现实

http://www.CRNTT.com   2012-05-18 11:31:52  


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资料图)
  中评社北京5月18日讯/“导致中国收入分配状况继续恶化的主导因素是资产性和财产性收入的严重不均等。解决收入不公问题,应从增量、存量和收入流三个角度着手”。最新一期《中国改革》月刊登载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的评论文章“中国收入分配新现实”,全文内容如下:
 
  随着中国到达一个新的经济发展阶段,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善日益紧迫。在“刘易斯转折点”到来之际,相对于此前典型的二元经济发展时期,改善收入分配已具备较为成熟的条件,理论上可以期待一个收入差距从峰顶上开始下降的库兹涅茨转折点。不过,收入差距缩小的转折点不会自动到来。本文概括库兹涅茨式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的若干新事实,综述和评说关于中国收入分配趋势的不同判断,解释收入分配现状,提出如何为库兹涅茨转折点创造条件的政策建议。
 
  ■ 新库兹涅茨事实
 
  “库兹涅茨事实”是指收入差距随经济发展水平先扩大再缩小的趋势。基于库兹涅茨事实,影响收入分配的因素多种多样,并且依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发展阶段、政策取向不同,主导因素也不尽相同。笔者针对中国收入分配现实,概括出库兹涅茨式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的若干新事实。
 
  第一个新事实是,该转折点与刘易斯转折点在发展阶段上重合。库兹涅茨猜想,与工业化和城市化高潮力量相关的因素,都可能有利于改善城市低收入人群(如落户的进城移民)的相对收入状况。这种发展阶段正是剩余劳动力显着减少导致工资上涨的刘易斯转折点。
 
  第二个新事实是,收入分配改善抑或恶化,与政府意愿和政策以及相关制度安排密切相关。库兹涅茨指出,法律干预和政治决策在消除储蓄集中对高收入群体收入份额的累积效应中发挥著作用。收入分配问题并不是自由劳动力市场的自然结果,而是受到政策和制度的影响,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制度会显着降低收入不平等。
 
  第三个新事实是,收入分配状况受到产业和技术结构特征及其变化的影响。技术进步引起的产业机会或者服务业发展,都会使收入分配格局改变成为可能。库兹涅茨把这种可能性作为倒U型曲线的辅助论据。
 
  第四个新事实是,以再分配政策为重心而忽视经济增长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在缩小收入差距效果方面远不如经济增长绩效本身。在拉丁美洲国家,民粹主义经济政策仅着眼于增长与再分配,无视通货膨胀、财政赤字风险、外部制约以及经济当事人对积极的非市场政策的反应,这对收入分配不但没有助益,反而造成了灾难。
 
  ■ 中国高速增长时期的收入分配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巅峰时期,年均GDP增长率接近10%,呈现出典型的刘易斯式的二元经济发展特征。中国劳动力大规模地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这一过程既有二元经济发展的共性,又有诸多中国体制转型的特点。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就业参与程度的加深缩小了收入差距;另一方面,扩大收入差距的因素仍占主导地位。
 
  首先,农民工获得高于务农所得的工资性就业岗位,降低了农村的贫困水平,具有抑制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效应。以土地均等分配为制度基础的家庭承包制,保证了劳动力流动是追求更高收入和更好生活的自愿选择。因此,即使工资率不变,劳动力流动规模的扩大也足以显着增加农民家庭收入。这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