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 | |
美中贸易摩擦的局中局 | |
http://www.CRNTT.com 2012-04-21 08:10:55 |
文章指出,中美贸易战蔓延与升级必定是两败俱伤,对于中国政府而言,在被动接招的同时主动出招已经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 应当承认,中国存在着让美国挑起“贸易战”的“口实”。长期以来,支撑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成本之上;同时,作为“重商主义”思想的体现,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一直推行和维持着出口退税政策,致使一些出口企业依靠财政补贴压低出口价格,甚至出现国内外商品价格“倒挂”的现象。以上两种事实的叠加无疑给美国等竞争对手留下了“发难”的话柄。也正是如此,中国成了全球受贸易保护措施伤害最重的国家。为了削减未来美国等国对中国进一步制造贸易摩擦的压力,中国必须扭转以出口退税补贴和低价取胜的贸易方式,推动出口企业的产业转型和产品升级,以彻底摆脱美国等竞争对手的“双反”纠缠。 需要明确,中国对“出口导向”模式的依赖,主要源于国内消费需求的持续低迷所形成的自身“造血”功能不足。我国消费率多数年份徘徊在60%左右,远低于70%的世界均值。去年我国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20元,折合美元2130元,不及美国同时期人均消费规模15580美元的七分之一。因此,为了扭转由于内需动能未能有效激活或者先天不足的局面,我们唯有将中国经济从主要依赖出口矫正到主要依赖国内消费的增长模式上来,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弱化经济成长中的海外竞争风险。 还需强调的是,由于中美双边贸易额已超过了4000亿美元,其中2011年美国对中国出口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中美双方的利益交织程度日益加深。与此同时,迄今美国对华所有反倾销和反补贴案所涉案金额不超过我国对美出口总额的2%。这就意味着,一旦“贸易战”开打,美国定难独善其身,中国对后续结果也不足以惧。为此,我们理应摒弃委曲求全和息事宁人的传统做法。观察发现,最近10年间每当美国对中国实行贸易制裁时,中国往往采取增购美国国债或者超大规模采购美国产品的保守方法以换取对方的让步。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维护中国的利益,反而会使美国政客形成一种不合理的预期——如果继续对中国施加压力,就有可能从中国获取更大的利益。为此,中国政府必须挺直腰杆并在必要的时候以牙还牙。 文章表示,平息中美贸易摩擦和战火的最好办法是双方的谈判和协商。在这方面,今天无论是中方还是美方都还有不小的回旋空间和操作半径。作为一个初步示好的成果,在今年1月对730种商品实施较低的进口暂定税率之后,中国政府日前作出最新表态,降低部分能源原材料和部分生活用品的进口关税;而对于中国政府开列的141个高科技产品购买清单,美方则表示将在46个产品和项目上慷慨满足中方要求。这或许是事态在向双赢方向转化的预兆? |
【 第1页 第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