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干部子弟更容易上北大不是谎言

http://www.CRNTT.com   2012-04-17 11:18:58  


 
  “富裕的循环”与“贫困的循环”

  众所周知,科举考试没有加分、会试没有省际区别、难以作弊,在公平性方面比起如今的高考远过之而无不及。然而仍然出现这种“龙生龙”、“凤生凤”的现象,只能用教育资源的集中来解释。虽然每个考生用的是同样的教材考面对的是同样的试题,但有过功名、当过官的家庭在应试方面更有经验,能请到更好的老师,孩子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进行学习,与更好的同窗一起努力——而这种优质教育资源永远是稀缺的。

  在今天,基于同样的道理,有钱有势的家庭不需要子女做较多家务、更不需要他们去打工赚钱,而这些父母的社会地位和见识也能让孩子很早的时候就接受好的教育,进好的小学、初中、高中,毫无疑问,这些人在高考中胜出的概率也就更大。当然,在以后的人生中,他们也往往享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这就造成了一种“马太效应”,形成了所谓“富裕的循环”。

  与“富裕的循环”相对应,自然存在“贫困的循环”,穷人的小孩受环境的干扰极大,缺乏教育资讯,即使有心要接受进阶的教育,也无法作有利的安排。贫富的这种差别在教育发达的美国同样存在,2004年,全美146所精英大学中家庭收入处于全美后25%的学生只占3%,家庭收入处于全美前25%的学生则占了74%。这种情况,显然会阻碍社会阶层的垂直流动。因此,虽然美国社会拥有无数的机会,“美国梦”激励着所有怀抱梦想的底层民众,但从统计学上看,更多的人处于一种“贫困的循环”之中。

  教育资源加速集中,“公平的起跑线”谈何容易

  因此,社会分层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在高考中,除去省际不公、以及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实质行教育腐败的各种加分之外,我们不得不承认,即便高考能做到绝对的公平,仍然会出现“寒门难出贵子”、“干部子弟更易上北大”等现象。那么问题来了,人是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父母和家庭环境的,在穷人的孩子心智完全成熟投入社会竞争之前,他所处的环境往往已经让他与富二代们“公平竞争”的机会都没有,这岂不是太残酷了吗?

  如何有效率地再造教育公平?

  有人说,必须坚持高考制度,称“如果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并且还要取消加分、取消地域差别、取消有各种猫腻的自主招生、竞赛特招,让高考像“科举那样公平”,这样便可尽量抵消“干部子弟”们的资源优势。诚然,这种做法是能够满足民众对“公平性”的需求的,但这种做法既难以保证实施,又与挑选有素质人才的目标背道而驰,并非真正的长远之计。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