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鲁迅解剖辛亥革命

http://www.CRNTT.com   2011-10-24 15:03:31  


 
  二、革命不彻底性

  辛亥革命来的有些仓促,进行过程也是疾风骤雨式的,社会变革的程度和效果自然大打折扣。鲁迅在《阿Q正传》中就揭示了这种不彻底性。“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据传来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光复后的绍兴,尽管“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什么铁路股东是行政司长,钱店掌柜是军械司长……”这些都说明了在这个新旧交替的过程中,有大量的旧势力混了进来。《阿Q正传》中被军政府拘捕的,有的因“举人老爷要迫他祖父欠下来的陈租”,有的甚至“不知为了什么事”,便被带兵的老把总处决。同样说明了革命党人没有彻底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民国”仅成了一块“招牌”而已。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一样:辛亥革命爆发了,帝国变成民国,“上层的改变是不少了,无教育的农民,却还未得到一点什么新的有益的东西,依然是旧日的迷信,旧日的讹传,在拼命的救死和逃死中自速其死。”“我觉得仿佛久没有所谓的中华民国。”中国人民并未改变奴役地位,中国社会仍在旧有生活轨道上运行,而这一切,“就是因为没有新的山崩地塌般的大波,也就是因为没有革命。”鲁迅先生用非常形象的笔墨展现出这一历史结论,并号召人民为实现更彻底的革命目标而奋斗。

  三、革命党人蜕化

  正当人们陶醉于辛亥革命暂时胜利的喜悦之中,鲁迅先生却敏锐地发现革命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不客气地指出:绍兴革命军中,“成群闲游者有之,互相斗殴者有之,宿娼寻欢者有之,捉赌私罚者有之。”面对这种腐败现象,鲁迅先生发出了“吾为中华民国前途危”的疾呼。在鲁迅看来,“至今为止的统治阶级的革命,不过是争夺一把旧椅子。去推的时候,好像这椅子很可恨,一夺到手,就又觉得是宝贝了,而同时也自觉了自己正和这‘旧的’一气。”革命党人正是如此,为了反抗封建势力的压迫,他们投身革命。但一旦社会地位发生转化,相当一部分人便停下前进步伐,另一些人则立即蜕化成新官僚政客。鲁迅的老朋友王金发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王金发们的蜕变遭到了鲁迅的严肃批评。武昌起义后不久,王金发领导了杭州起义,并带兵进驻绍兴,解散封建势力所把持的军政府,逮捕密告秋瑾的章介眉,推行一些革命措施,颇有一点新气象。但是他马上被“许多闲汉和新进的革命党人所包围。”大做起都督来,在他身边的“绅士以至于庶民,又用了祖传的捧法群起而捧之了。这个拜会,那个恭维,今天送衣料,明天送翅席,捧得他连自己也忘乎所以,结果是渐渐变成老官僚一样,动手刮地皮。”当一些进步师生办报纸批评王金发时,他竟扣压学校经费,并以手枪相威胁,进而捣毁报馆,镇压学生。这种情况在绍兴如此,在全国其他地方亦很普遍。由于革命党人自己的蜕化,革命的果实自然不能长久持有。鲁迅在《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中告诫人们,不要像王金发那样“小有胜利,就陶醉在凯歌声中”。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