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借鉴美国经验推进中国财税体制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1-07-26 08:40:07  


  中评社北京7月26日讯/当前,地方债务风险已经由“远虑”变成“近忧”。10.7万亿地方债给中国经济敲响了警钟,地方债务的根本性化解、土地财政掣肘房地产宏观调控、中央地方两级财源分配失衡,都已经到了财税体制改革的十字路口,而推进地方税体系的建立将是新一轮改革的新方向。

  证券时报发表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文章称,1994年分税制改革搭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制度框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通过此次分税制改革增强中央政府可调控财力和财政转移支付的能力,中央财政税收体系得到了加强。然而,由于地方政府要承担大量的公共事务支出,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以及地方税缺乏主体税种、税收渠道狭窄,必然导致财政捉襟见肘,为了平衡支出,地方政府不得不寻找另外财源以弥补收支失衡,因此,土地财政和债务性融资成为地方财政的普遍模式。土地财政不仅成为国家房地产调控的最大阻力,还通过以融资平台为媒人的银政联姻,给银行的贷款质量埋下隐患。

  文章表示,化解上述风险,必须推进以健全地方税体系为目的的财税体制改革,努力提高地方税收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扩大地方政府理财空间和调控能力。

  在地方税制建设和中央、地方政府间税权的划分上,国外已有较成熟的经验。以美国为例,首先,美国是三级财政划分制度。在美国联邦制的政治架构下,政府体系是一个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及州以下的诸多层次和数量的地方政府组成的三级政府体系。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地方政府之间均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实行自主治理,各级政府都有明确的事权和财权,实行以分别立法、财源共享、自上而下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为特征的分税制。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