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热盼中国向“全要素生产率”转型

http://www.CRNTT.com   2011-03-10 08:45:55  


 
  政府职能转移是另一市场化配置资源的体制因素。因为政府职能和财政预算体制的问题,地方政府利用权利配置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和地方国企资金,以及银行资金支持GDP增长的行为一直比较突出。这些行为的目标不是资源收益的最大化,扭曲了市场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带来过度投资、产能过剩、低水平重复建设、不公平招商引资等一系列毛病。

  其次,对导致高贸易顺差的国内高“储蓄-投资”差异的内部失衡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高贸易顺差带来的国际贸易摩擦和人民币升值压力,是近年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麻烦之一。事实上,依据经济学理论,贸易不平衡等于国内“储蓄-投资”的差异。外部不平衡,实际是内部不平衡所致,解决经济失衡,须从内部结构调整着手。

  如果我们通过转变财政储蓄的投资为公共事业的支出,调整“储蓄-投资”结构,降低“储蓄-投资”差异,就能改善国内外经济失衡的现状。如果政府储蓄投入国内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则将降低国内居民的“风险储蓄”和“审慎储蓄”,加大当期最终消费。

  从理论上来说,如果企业和居民行为都能按经济规律正常循环,调整“储蓄-投资”的结构,缩小“储蓄-投资”差异,最后会达到外贸平衡,进而达到国内“储蓄=投资”的经济的“充分就业”的理想的整体平衡。如果贸易顺差不断减少,不断向理想的贸易均衡状态收敛,相应的外汇积累速度将明显放缓。一般来说,在“储蓄-投资”的差异和贸易顺差降低的同时,消费会相应增长,促进更多依靠内需而不是外需推动经济增长,推动投资增长和依赖外需增长的模式向消费增长模式的转移。国际收支不平衡和国内外经济失衡带来的国际国内的矛盾,在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过程中会得到部分缓解。

  其三,相应完善导致消费增长平缓的收入分配方式和社会保障体制。消费是经济增长三大引擎之一,而消费增长与收入增长密切相关。收入分配有三个层次。第一次收入分配是工资;第二次收入分配是转移支付;第三次收入分配来自社会的慈善捐助。我们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很大改进空间。根据边际收入倾向理论,低收入群体工资收入改善对消费增长的作用比较明显。所以,针对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分配制度,包括低收入群体在内的社会保障体制的完善,应对促进消费增长有非常实质性的作用。

  第二个方面,对自然条件的投入,改变环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如能保持自然生态平衡,风调雨顺,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防范和恢复的成本,人和自然的和谐就带来经济的和谐。我们的自然生态环境已为“不顾一切”的高增长付出了巨大代价。如果从现在起能够逐渐恢复自然生态,或者减少进一步破坏,从长期来说也会增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