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 |
国学天才只是个神话? | |
http://www.CRNTT.com 2010-08-30 08:53:31 |
※所谓“天才”又从何而来? “国学小天才”变成国学“天才” 国学“天才”一说的起点,来源于中国青年报记者周凯莉的《八个复旦教授招不进一个国学“天才”》报道。值得注意的是,报道里,复旦教授的确从未提过国学“天才”或“奇才”的说法,仅有高新一中一老校长称其为“难得一见的国学小天才”。但“国学小天才”不过是长者对孩子的一种不无爱怜的赞誉,“国学天才”则直接拔高成一代天骄了。这两者是有很大不同的。正是这一字之差,并且在大标题中直接称“八个复旦教授招不进一个国学‘天才’”,给读者强烈传达出孙见坤是“国学天才”的信息——然后,媒体评论员开始开火,几乎大部分的媒体评论文章都开始用“国学天才”或国学“天才”这个说法,这一说辞也迅即传播开来。显然,即便没有像宋石男所言的涉嫌新闻造假,但这篇报道的确不严谨,给读者造成了一定误导。 复旦教授们的“请愿书”之谜 请愿书的说法,显然会加强读者对复旦大学求才若渴的印象,以及读者对孙见坤的“天才”判定和同情。但复旦大学回应从未如媒体报道所说联合签署了一封请愿书。所以,问题1是,教授们究竟有没有写联名书信建议破格录取?如果没写,则报道是新闻造假无疑;问题2是,如果写了联名书信,是否可以直接将其称作请愿书?关于请愿书,报道原文是这样的:“首先是一场内部审议。8位面试过孙见坤的教授联合签署了一封请愿书,他们分别来自历史、哲学、中文、考古4个文科院系。在信里,教授们强调,孙见坤对《山海经》有较深的钻研,具有“培养的潜力”,复旦作为百年名校,理应将这样的孩子破格录取。这封请愿书,通过招生委员会呈递,由复旦大学的领导小组开会讨论通过。”周凯莉后来解释,这是“一场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的内部审议。教授们建议对孙见坤进行破格录取,签署了一封‘联名书信’,在本报道中称为‘请愿书’。”但至少上面那段原文看不出这个意思,也谈不上严谨。 陕西招办为何没有话说? 按照复旦大学回应的说法:不过,经过反覆沟通和协商,陕西省招办认为复旦“博雅杯”章程中“没有提到破格录取的条例”,因此孙见坤不符合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的条件,不能予以投档录取。复旦大学最终表示尊重陕西省招办的决定,没有录取孙见坤同学。周凯莉未采访到陕西省招办,即对其缺席审判,是否妥当?希望陕西省招办能出面说说,他们是否“坚持拒绝媒体采访”,其新闻发言人又是否“甚至将手机转移到语音留言状态”。但毫无疑问,目前的报道原文的说法,是和复旦大学的回应相冲突的。 总之,从国学“天才”的传播路径来看,或许“他在中国古典文化素养方面具有极佳的学术潜力”,但远称不上天才,但经过一篇文章《八个复旦教授招不进一个国学“天才”》的发酵,以及媒体评论员的持续开火,最终酿成了所谓“国学天才遭到制度扼杀的悲剧”。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