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沈彬:中石油“敏感词”是怎样炼成的 | |
http://www.CRNTT.com 2010-08-23 10:07:39 |
半个世纪前乔治.奥威尔在其名著《政治与英语》中认为:语言和思想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政治语言是为了使谎言听起来真实,把空话说得真有其事。他认为这些文体隐藏真相,而非彰显真相,所以必然是语意含糊或无意义的,它甚至可以传染无意隐藏真相的人。其列举了当时英语写作几大弊病:僵死的隐喻;东拼西凑,添枝加叶;装腔作势的措辞;不知所云的词语。奥威尔认为“语言的败坏是可以医治的”,他甚至制定了一些具体的规则来应付这些弊病:短字词已经足够时,就不要使用长字词;倘若可用一个同义的日常英语词语,不要使用外来词语、科学用语或行话…… 吊诡的是,中石油的这份词汇表既是对奥威尔上述规则的遵循,又在构建奥威尔所反对的“隐藏真相”的文体:一方面,它将过往新闻中那些“神圣”的话语归于平实,“亲自”、“莅临”被换成了出席、参加,完成对垄断国企的神圣叙事的去魅化;另一方面,它又用“控制人工成本”、“优化用工结构”的抽象词语代替了裁员、下岗等简洁明了的说法。如果说奥威尔时代的焦点问题是威权体制利用抽象的语言来构建统治的合法性,那么当下中石油的这份词汇表,就是用来小心翼翼地规避对公众情感的冒犯:一方面旧有的神圣叙事、“正面新闻”的合法性已经不得民心,中石油不得不将其扬弃;另一方面,中石油还在编织新的话语,这是一个去魅和魅化并存的过程。但无疑,中石油的此举迫于舆论的压力。 从这方面看,这份词汇表可以说是民众的胜利—民间以此为基础扩大自己的语话权,民间话语权彰显的时代呼之欲出。 最近“正面新闻”被民间舆论狙击的现象,屡屡发生,甚至日甚一日。比如《文汇报》8月12日报道了一则“7亲人泥石流中失踪 大学生坚守世博岗”新闻。虽然所谓“亲人”是指表哥之类,未必是至亲,其目前的家也不在舟曲,还是校领导无意当中发现的;新闻在褒扬的同时,还是刻意保持低调,没有对这个大学生志愿者做“上纲上线”的吹捧。虽如此,这新闻还是引起了如潮网络负面评论,直斥该大学生缺乏人性。这个结果显然不是报道者希望引导的舆论;但公众已然直截了当地刺破了新闻的宏大叙事和教化,直指问题的价值核心—是要人性这样的普世价值,还是要传说中的某种意识形态? 对诸如此类新闻,最早还需要“先行者”去魅、解构,之后公众还停留在揶揄、戏仿、嘲弄层面上,那些新闻则可能有严重的后果。比如今年6月,江西防总办公室副主任平其俊在接受央视直播采访时,还不忘大段大段地介绍省委书记、省长非常重视、多次指示云云,被主持人两次不客气地打断。此事很快演变成一场公共事件,网民对这名官员进行了人肉搜索,其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之后,他曾很不理解地表示:你们央视报道时,不是也先报的领导吗?其实,这名官员不能理解的是,表面上他得罪的是央视,其实是他的官样谈话,已经触犯了日益强大的公民社会及其舆论标准—民间的政治正确。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