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施政重民生 香港更须注重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10-07-15 15:02:43  


 
                      经济发展问题不可回避

  中国社会科学院昨天发布的《2009-2010年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前10名的城市依次为:纽约、伦敦、东京、巴黎、芝加哥、三藩市、洛杉矶、新加坡、首尔和香港。在香港具有可比性的城市中,同为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及韩国首尔排在香港之前,上海综合竞争力提升多达九位,香港只提升一位。而在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前十位城市中,中国内地占据9席。此外,新加坡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将会扩张13%至15%。这些数据说明,香港不能只靠吃老本,必须寻找经济新增长点,巩固原有支柱产业优势,否则有如龟兔赛跑,香港将被竞争对手超过。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年4月发表的《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亦指出,虽然香港的综合竞争力仍然排行第一,但香港的优势愈来愈不明显,与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的差距,愈来愈小。香港在经济规模、高科技产业方面的优势,将被上海和北京超越。而深圳已经具备独立向国际市场推广产品的能力,可以不经香港的前店。报告建议,香港要重新思考和定位。

  香港的整体城市竞争力被临近城市赶上已成为严峻现实。香港仍然领先的一些方面,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吃老本。香港的许多原有优势已经被上海、新加坡和深圳赶上甚至超越,而新的优势又没有创造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未来的施政,不能只局限于“派糖”,应就发展经济做一次彻底研究及大规模谘询,为下届政府推动经济发展打好基础,这是更实际更有建设性的做法。

                     社会泛政治化贻害深远

  香港回归13年来,社会泛政治化的效应,不仅令香港回归后的政治发展呈现曲折,而且经济转型也无法取得重大突破。香港的泛政治化倾向,已经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令社会逐渐失去公正和理性,衍生数不清的争拗,令香港陷入内耗深渊。民粹主义泛滥,内耗和争拗不断,令政府动辄得咎,难以集中精力进行科学有效的决策,社会亦缺乏搞好经济的和谐环境。香港边缘化,与香港社会泛政治化关系密切。

  诸多民调均显示,经济民生是港人最关注的问题。港大民意研究计划于今年中的一项调查显示,有多达五成四受访港人最关注民生问题,比上年年底上调十二个百分点,创自07年6月以来的新高。同时有三成受访港人认为最关注本港经济;最关心政治问题的受访者则维持在一成二水平。另外,有三成半受访人士不满现时的经济环境。

  香港需要走出政改争拗的纷扰,全社会集中精力推动经济发展,加快转型步伐。香港正面临两个难得的机遇:一是内地正在大力推进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香港服务业发达,在促进内地转型、调整和升级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二是《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海峡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积极变化,香港在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和两岸四地经济融合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可以扮演重要角色。香港背靠祖国,面临国家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只要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一心一意、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和进一步培育自身优势,加强同内地的经济合作,并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世界产业结构加速调整的大趋势,就一定能够实现香港经济持续平稳发展,促进民生不断改善。

  政改方案通过后,特别要防止将经济民生政治化的倾向。例如,极具争议性的《最低工资条例草案》讨论,已经出现政治化的倾向。部分议员将之作为捞取选票和狙击商界和功能组别议员的工具,这只会加剧劳资双方的矛盾,无助于就最低工资达成共识。政客藉最低工资之争争取民心,捞取选票,是不负责任的做法。任何政党和议员,都应该从香港整体利益出发,放下政治私利,在审议最低工资立法时避免情绪化的指责,尽量缩窄分歧,凝聚共识,早日完成立法工作。经济民生政治化的危害,在高铁事件中已充分显示出来。高铁拨款在审议过程中一波三折,当中部分议员将拨款政治化,是主要原因。订立最低工资,应避免重蹈高铁事件覆辙。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