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国制造”的本命年

http://www.CRNTT.com   2010-06-12 09:19:37  


 
“刘易斯转折”到来 

  罢工、自杀等行为可能令工厂管理者措手不及,但如果能理解这种行为背后是有经济规律的,他们或许也能获得更理性的解决方式。 

  1954年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发表了题为《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在这篇论文中,刘易斯提出了“二元经济”发展模式。他认为,现代经济发展过程是现代工业部门对传统农业部门的扩张过程,这一过程将一直持续到把沉积在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乾净,直至出现一个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为止。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此时工资取决于维持生活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二是劳动力短缺阶段,此时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被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完毕,工资取决于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由第一阶段转变到第二阶段,劳动力由剩余转变为短缺,相应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开始向上倾斜,劳动力工资水平也开始不断提高。经济学把连接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交点成为“刘易斯转折点”。 

  “刘易斯转折点”反映的是劳动力成本在市场活动中的变化规律。据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博士后黎煦研究发现,先行工业国和后起发达国家在“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到劳动力出现短缺的转折时期。在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真实工资在任何部门都不会明显上涨。只有在“刘易斯转折点”到来时,即剩余劳动力基本转移完毕,劳动力的工资水平才会上升。英国劳动力工资在转折点的1820年、日本在转折开始的 1920年以后,工人真实工资水平都开始明显上升。因此,判断一个国家是否面临“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工人真实工资水平的变动(上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黎煦认为,近几年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一些显着变化说明中国已经进入“刘易斯转折”区域。他发现,中国的劳动参与率在1990年代后期开始一直在下降,但到了2006年这一指标开始回升。同时,从2004年开始,沿海地区开始出现民工荒,这一现象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有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更为重要的是,“从国际比较来看,现阶段中国制造业虽然工资水平很低,但上涨速度非常快,这是‘刘易斯转折点’来临的一个重要信号。”这位研究者在其撰写的《刘易斯转折与劳动力保护》一文中称。 

  由此可见,富士康在一系列跳楼事件之后决定给员工加薪30%,以及本田南海工厂视图以加薪来平息罢工的做法,似乎都是出自特殊事件的偶然结果,但实际上它们与中国处在刘易斯转折这个大趋势已经不谋而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