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孙中山复兴中华文化思想对两岸的启示

http://www.CRNTT.com   2010-04-18 00:20:18  


 
  其次,孙中山以激扬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复兴中华文化的主旋律。孙中山晚年大声疾呼,在经历了多次同反动军阀的较量之后,孙中山终于认清了帝国主义是军阀总后台的政治现实。他说,“中国现在祸乱的根本,就是在军阀和那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要打破帝国主义,必须废除中外一切不平等条约”。因此,孙中山高举起民族的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希望振奋民族精神,唤起人民大众的自尊、自重和自强。他指出,中国在历史上曾经“是很强盛、很文明的国家”,“所处地位比现在的列强,如英、美、法、日等要高得多”。目前,国家地位之所以“一落千丈”,最大的原因就是由于“失去了民族精神”,所以“今天要恢复民族的地位,便先要恢复民族的精神”。他运用传统文化中关于“王道”与“霸道”的思辩,把欧美列强近百年来对亚洲的压迫行径以所谓“霸道”文化来加以论述,强烈批判列强武力横行,“用洋枪大炮来压迫人”。他指出,像中国这样正在世界上争取自由和统一的国家,尤其需要国人充分发扬传统爱国精神,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成才报国,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孙中山还大力阐扬“智、仁、勇”精神,热情赞颂爱国主义的浩然正气,鼓励人们为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安危团结奋斗,打倒军阀,赶走帝国主义,实现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振兴。

  第三,孙中山以“建立大同世界”的民族文化理想为宏图,提出了振兴中华、和平匡世思想。孙中山认为一个独立、统一、强盛的中国,是实现与维护亚洲及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这不但是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客观条件所决定,更重要的是,中华文化素以爱好和平为民族特性,中国人几千年来都酷爱和平,在处理民族与国家关系问题时,向来主张以理服人、睦邻友好,反对不讲公理的强权政治。中国几千年实行的是“平天下的主义,……用和平手段去感化人”,周边各国都“怀中国的德”,这种“讲和不讲打的好道德,就是世界主义的真精神”。他进而指出:从世界文化潮流发展的趋势看,“西方之功利强权的文化,要服从东方之仁义道德的文化”,“这便是霸道要服从王道,这便是世界的文化日趋光明”的必然结果。为促成这一发展趋势的尽快实现,孙中山主张,中国首先应联合各被压迫民族共同反对列强的侵凌,彻底摆脱列强的束缚,求得各民族的完全独立。他揭露西方列强鼓吹的“世界主义”与“大同世界”是大相庭径的,完全悖于民族的平等,听信列强“世界主义”的滥言,必将造成中国亡国灭种的严重后果。因此,真正的世界主义是从民族主义发生而来的,讲世界主义必须以承认各民族自由平等为基础,而“我们受屈民族,必先要把我们民族自由平等的地位恢复起来之后,也才配得来讲世界主义”,“所谓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国”。孙中山进而指出,中国统一、发展起来后,在维护人道正义和争取世界和平方面,负有重大义务和责任,要济弱扶倾,“用四万万人的力量为世界的人打不平”。“用固有的道德和平做基础,去统一世界,成一个大同之治,这便是我们四万万人的大责任……担负这个责任,便是我们民族的真精神。”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