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国亚细安自由贸易区与双方关系的未来

http://www.CRNTT.com   2010-01-15 09:03:44  


 
自由贸易体制需要领导者 

  一旦涉及到利益分配问题,自由贸易就变成了政治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自由贸易既是经济事业,更是政治事业。历史地说,自由贸易从来不是经济学家所说的“比较优势”的自然演进。很多研究者早已经指出,自由贸易的推进需要强大的政治力,尤其是需要领导者。可以把自由贸易看成是公共利益(public goods),谁都可以从中获益,但谁都想搭便车。因此,自由贸易体系中的领导者,要扮演一个比其他国家更重要的角色,提供各种支持力量,来确定自由贸易体制和维持这个体制。 

  在19世纪,英国在推动全球自由贸易,建立自由贸易体制方面扮演了关键的角色,而20世纪则是美国的功劳。英国在自由贸易上推行的是单边开放主义,即英国单方面向其他国家开放。这一政策尽管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有效有力地推进了当时的全球自由贸易。在20世纪,美国比较自私,实行的是“对等政策”,即只有当对方向美国开放市场的时候,美国才向该国开放市场。同时,美国还备有一系列限制自由贸易的法律和法规,来单方面地惩罚被美国认为进行不公平贸易的国家。历史地看,英国的政策比美国要有效得多。 

  历史经验告诉人们,正是因为自由贸易体制需要一个领导者,领导者的品质也对自由贸易体制的性质产生重要影响。 

  从很多方面来说,中国现在实行的政策非常类似于英国的政策。中国尽管本身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其数十年的开放政策,已经使得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里最为开放的经济体,在一些领域开放度不比发达国家低。实际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最大贸易国。这就很容易理解中国在积极维护自由贸易体制上的立场;就是说,维持自由贸易既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也符合体系内其他国家的利益。 

  中国在推进和东盟的自由贸易方面可以说从一开始就扮演了一个领导角色。自贸区构想于2000年在新加坡举行的东盟与中日韩(10+3)会议上,由中国和新加坡提出。当时的中国总理朱熔基是自贸区设想的创始者。2001年11月在文莱举行的东盟与中日韩三国政府首脑会议上,东盟与中国一致同意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年11月在柬埔寨金边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中的一些方面,中国向东盟的一些较不发达的国家实行单方面的开放政策。人们也不难发现,这个协定的利益从总体上看,是向东盟国家倾斜的。 

东亚经济区域的开放性 

  在东亚经济区域中,和中国的领导作用相关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东亚经济区域的开放性。无论是北美区域还是欧洲区域,实行的都是排他性的经济区域主义。这些区域内部实行开放和整合,但对外就是重商主义。东亚区域主义则不然,它是包容的开放性。促成这种开放性的主要因素有两,一是东盟这个多边平台的开放性,二是中国本身的开放政策。从长远来说,开放性的东亚经济区域模式,要比北美模式和欧洲模式更有效。封闭的区域模式只能达成区域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而开放性的区域模式会导致全球资源在本区域的有效配置。现实地看,尽管东亚经济区域的制度化或者正式化程度,还没有北美区域和欧洲区域高,但实际的经济整合(贸易和投资)度并不比它们低多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