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陈平原:重新审读五四新文化运动

http://www.CRNTT.com   2009-04-18 07:32:41  


 
  【三】

  为何称五四新文化运动乃成功的“文化断裂”?是基于以下理由:

  第一,成功的“文化断裂”,不可能仅局限在文化层面,必定牵涉甚广,尤其是制度性变迁。

  五四新文化运动有很多激动人心的口号,但最为成功之处是以白话取代文言,由此而文学革命、思想革命乃至政治革命。从具体而微的“文学形式”入手,逐渐推衍到构建完整的“意识形态”,完成对于“帝制”的彻底埋葬。胡适感慨“‘五四运动’是一场不幸的政治干扰”,使得中国人的“文艺复兴”半途而废(参见《胡适口述自传》),这一思路并不可取。正是因为“五四”最终走出了纯粹的“思想实验室”,介入到实际政治运作乃至社会变革,才有日后的辉煌。比起抗日战争之侧重军事、废除科举之强调教育,五四的大河奔流、泥沙俱下,因“不纯粹”而难以“一言以蔽之”,正是其值得再三评说之处。

  第二,成功的“文化断裂”,不仅有激动人心的口号,更需要实际业绩。

  与前人“决裂”,并非越彻底越好,史家更看重的是有无“硕果累累”。“决裂”的姿态固然必须关注,更值得辨析的是“决裂”的后果——到底给历史留下了什么?谈论历史事件或人物,关键看“建树”而不是“旗帜”,就好像讨论报刊,“发刊词”固然值得参考,更重要的是有无大作“经世”或“传世”。若“德先生”、“赛先生”、“白话文”、“反传统”、“整理国故”等,每个词都有待推敲,可又都是巨大的存在,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思考与表述。五四新文化人深谙其中奥秘,除了不断呼唤“杰作”,更落实为《中国新文学大系》等的编纂。历史上很少有这样的机遇,当事人自己给自己写史,而且几乎一锤定音。

  无论是文学创作、学术研究还是制度建设,五四新文化人的贡献,全都可圈可点。相对于旗帜显赫但虎头蛇尾的辛亥革命,或者名实根本就相违的“文化大革命”——单是“八亿人民八个样板戏”,就让你对当局整天挂在嘴上的“文化建设”持极端怀疑态度。也正因此,在二十世纪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长期立于不败之地,既婉拒不虞之誉,也谢绝不白之冤。

  第三,成功的“文化断裂”,必定是断裂中包含某种连续性。

  关于这个问题,不妨借用周作人对现代散文的论述:“现代的散文好像是一条湮没在沙土下的河水,多少年后又在下流被掘了出来;这是一条古河,却又是新的。”(《永日集.〈燕知草〉跋》)既不是全然的新,也不是纯粹的旧,而是新中有旧,断裂中隐含着某种连续性。即便以反传统着称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压抑儒家,但突出了道家和墨家;批判诗文,可着意表彰小说和戏剧;鄙视文人大传统,转而发掘民间小传统。中国文化的底色仍在,只不过换了个角度观赏,会有绝然不同的感受。你可以说这种视角转移得益于“西学东渐”,但不能无视传统内部变革的内驱力。猛然看去,似乎是平地起风雷;拉长历史视野,实则自有其合理性。所谓“断裂”与“连续”,某种意义上是“短时段”与“长时段”观察角度的差异。依我的观察,漫长的中国史上,以文化而论,虽有过非常惨烈的困厄与震荡,但从未有一刀两断的隔绝。当然,不仅有远看近看的差异,你还可以上看下看、里看外看,借变换角度,理解“断裂”与“连续”之间的辩证关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