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单忠东:宏观经济政策三大失误

http://www.CRNTT.com   2009-03-17 07:22:57  


 
  (3)1993—1995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中国经济驶入了快速增长的快车道,出现了“四热”——房地产热、开发区热、集资热、股票热和“四高”——高投资膨胀、高工业增长、高货币发行和高物价上涨。1994年的通货膨胀率高达24.1%。但是,1993—1995年的平均年GDP增长率为12.7%,也是历史上较高的水平。1993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则高达26.3%,为改革开放以来较高的水平。 

  与上述情况相对照的是,在1998年、1999年物价指数出现负增长的所谓“通货紧缩”期,GDP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都比较缓慢。如1998年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仅增长了2.2%。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通货膨胀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必然产物,通货膨胀和经济高速增长往往幷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速度也恰恰是在通货膨胀的时期最快。与此同时,通货膨胀是推动经济发展和调整经济秩序的重要动力。 

  实际上,失业比通货膨胀更可怕。凯恩斯主义对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相互关系的经典表述是: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如果目前中国尚不能实现“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那么保证就业比遏制通货膨胀就更为重要,尤其是在出现经济危机的迹象时。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中国社会的稳定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都要通过充分的就业来实现。对于普通居民而言,失业所带来的心理冲击远远大于物价的上涨。因此,以高失业率为代价换取一时的低通货膨胀率,是得不偿失的。 

第二个失误:过度惧怕经济过热 

  所谓经济过热 (Overheated Economy),是指经济的发展速度与资源供给不成比例。经济过热的背后往往是盲目的投资和生产资料的严重浪费,幷容易导致产品堆积和经济泡沫,经济过热的危害不容忽视。但针对中国目前的国情而言,国家将过多的精力用于防止“经济过热”,则有矫枉过正之嫌,因为中国经济的特点恰恰是“怕冷不怕热”。 

  (一)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决定了经济将持续高位运行。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必须具备自己的完整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建立自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的过程。工业化完成的标志是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装备制造业,而中国距离这一目标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仍然处在工业化的中期。 

  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经济运行的特点就是固定资产投资始终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幷且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我国的工业化目前已经进入了重工业大发展的阶段,而重工业具有附加值高、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长、产业链长、产业带动能力强等特点,这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经济运行必然出现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生产资料需求旺盛、部分行业发展较快等现象,使得经济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维持高位运行。在这种情况下,过于担忧“经济过热”,必然影响我国工业化的进程。

  (二)解决民生问题要靠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曾经指出:“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对于中国而言,经济持续增长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基础。只有经济持续增长,企业才能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人民生活水平才会稳步提高,社会才能稳定、和谐地发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